第123章 有后台126(2 / 2)

自他提了办孵化厂的决定,农校的许多领导们至今还在观望中。

这些人中间,大多数是老师出身,熬了好多年,才熬到了小领导的位置,对于经营没有太多的兴趣。

在他们看来,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学生,没必要跟风去搞企业。

眼下有人给他们发着工资,到了年底,还能拿些奖金,这就是不错的局面。

学校的财政本来就不宽裕,要是拿着学校的钱办了企业,回头亏损了,他们这些人的福利,岂不是也要受连累?

不论郑双宝如何苦口婆心的去劝,这些人始终推脱条件还不成熟,建议再等等看。

赵卫国的到来,无疑给他的计划增添了不少的成算。他听施永基说起过赵卫国的成绩,短短一年的时间,这个年轻人在农校这里定了一千五百只鸡苗,保守估计,至少赚了两千块。

这样的人,是农校的标杆人物,完全可以拿着赵卫国的成绩,往各县乡推广,为孵化厂造势。

当学校的那些老顽固见看出这其中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同意他的计划。

当然,这一次的见面,也给赵卫国也带来了不少的思路。

两人当即口头敲定了大致的方案,在三年之内,农校依旧按原先定的一毛一只的价格,给赵卫国提供鸡苗。

作为对等的条件,赵卫国今年从农校定的鸡苗不能低于4000只,明年从农校定的鸡苗不能低于6000只,后年不能低于10000只。同时,在农校孵化厂建成之后,需要赵卫国来配合农校的宣传。

这两个条件,赵卫国都能接受。

眼下市场上的鸡蛋还一毛一个呢,农校定的这个价,可以说是成本价大放送了。

至于配合宣传,那就更是件大好事。据郑双宝所说,到时候他会凭着农校的关系,去《桐阳日报》那边请一个记者,写一篇专题报道出来。

有了农校这些的承诺,赵卫国不用急于建设孵化室,可以把手中仅有的资金集中起来,全力去搞好其他的大事。

从农校回到家里,赵卫国先跟媳妇说了这件大好事,随即去了砖厂找到赵卫山。

砖厂如今已然步入了正轨,赵卫山这个砖厂的元老之一,也成了其中的管事。

过年的时候,黄志强还专门到家里吃了顿饭,不但送来了分红800块钱,还很是隐晦的向他提议,如今砖厂的利润稳步上升,砖厂可以交由他来管理,每年可以再拿出一成的利润给他分红。

这其中的原因他也知道,随着砖厂的业务越来越好,大队一直都想插手砖厂的业务,如今砖厂的厂长黄志飞,根本扛不住赵明泰那个老狐狸的压力。

这是黄志强看重了他和赵明泰的关系,想把他拉进去,让他给赵明泰周旋。

他当即拒绝了黄志强的提议,并表示他的养鸡场比砖厂还要忙,根本顾不过来。

黄志强是个识趣的人,从此之后没再提起。

不过虽然他不插手砖厂的事情,偶尔还是会到砖厂串门,从上到下都是他的熟人。

到了砖厂,他先是散了一圈的烟,这才跟赵卫山说明了来意。

不等赵卫国说完,几个干活的人就笑了起来。

赵卫山满脸轻松道:“不就是几个二流子嘛,你放心,这事儿我拿手的很!明儿个我带着明臣过去,他们敢动手,保管打的他们屁滚尿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