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对小二的询问(1 / 2)

陆鸣涧喝了一口茶,听着站在前面的小二的叙说。

“我收了钱后,给他上了大碗的粗茶。”

“那后面的青瓷盖碗的茶水,是他自己的点的吗?”

包拯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位黑...这位公子。那个青瓷盖碗的好茶,是别人给他点的。只是点茶的人,神神秘秘的。当时,小的正托着托盘回答前排的一位客爷的问题,就感觉托盘一沉,听到一句,后排己未右一壶大红袍。等我回头,就看到托盘上放着一定足有二两的纹银,而说话放下纹银的客人已经转身往后走去了。”

“这后排己未右就是死者所坐的座位,戏园的座位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的,辛未就是六排四座。右...代表着右边的座位。而大红袍就是用的青瓷盖碗。其实这大红袍只需要一两多,那位客人多给了。因此,我想要将其叫住,但是叫了几声对方都没有理会,为了不打扰其他客人看戏的雅致,小的只好收好银两,去后厨让茶师傅冲泡茶去了。”

小二刚刚的两句解释,是说给包拯听得。毕竟,作为东家的陆鸣涧是知道座位和茶水信息的。

说句题外话,戏园的桌子都是方桌,一个桌子上只有三个座位,分别为左上右。没有下座,因为下坐背对着戏台,客人是无法看戏的。

其实最开始,为了增加座位的数量和后排与戏台的距离。陆鸣涧是想用前世大夏国飞机或者高铁上用的那种,自带折叠小桌的座位的。

但是,这里的人民是很讲究牌面的,那种桌椅对他们来说看起来太寒酸了,特别是前排的有钱人。肯定不能接受那种座椅的,而他们又是戏园的主要营收人群。所以只得用这种,普通的,占位又大的方桌。本来计划两百多个座位,现在却只摆放了六排六座,共一百零八个位子。

“可还记得点茶的那位穿的什么衣服?身高,体态如何?”

“那人穿着青衫,背影看起来有些瘦弱,有点像来赶考的学生。”

小二答道。

“你在给死者上茶的时候,可是出了什么意外的状况?”

陆鸣涧继续问道。

“公子爷是怎么知道?小的在给死者上茶的时候,的确出了点意外。路过戊辰的座位时,不知怎么,将戊辰上座客人的茶水碰洒到了他的身上。小的连忙道歉,放下托盘拿出手巾,低头给客人擦拭湿掉的衣服。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戏园准备的有干净的衣服,会拿来让客人先换上,并且会被客户进行一些赔偿。”

“这戏园居然准备的这么周到,怪不得生意不错。”

包拯听到小二的话,有些惊奇的对陆鸣涧说道。

“那是,这些都是我们英明的东家要求的。”

小二显然听到了包拯的话,有些骄傲的说道,顺道小小的拍了下陆鸣涧的马屁。

“多嘴,茶杯洒了的客人,穿着可也是青衫?”

陆鸣涧心中很受用,但还是将这个话题打住。

但是,说出多嘴两个字的时候,他就有点后悔,这个语气太像上级教训下级了。包拯说不定能从这两个字推断出他东家的身份。但是再想想,推断出又怎么样。他又没有刻意向包拯隐瞒自己这一个戏园东家身份的意思。

“公子爷一提醒,我才想起来。那个人的确一身青衫,和点茶的人穿着体态都有点像。”

“还有,在我将有赔偿,戏园有干净衣服的事情告诉了那个客人后。那个客人却说着不用,直接站起身来就走,我叫了半天,没有叫住。只得重新端起盘子上茶去。”

“你给死者上茶的时候,死者是什么反应。”

“嗯...他开始以为上错了,告诉我。既然茶放他桌上了,他就喝了。如果发现上错了,他可没有钱给。一边说着,一边不顾茶杯里茶的冷热,就直接喝了一小口。他这么一说,小的开始也有些担心上错。但是,一来,小的找不到这点茶的人。二来,小的做这一行,记忆力方面还是很少出错的。确信点茶的人,说的桌位就是这里,所以小的放下茶,就继续忙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