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25(2 / 2)

一来,之前梁刚与李丰一同在庐江地区发展,对当地的地方势力与管理模式会比较娴熟,所以接任起来似乎不成问题?

林泽出于保守,不仅单派人传令梁刚接任庐江,还派人去通知李儒此事,顺便让其到庐江走一趟主持大局。

因为梁刚之前在庐江不是一把手,可能与本地势力也有些派系之分,那么何为派系之分?就比如本地有几股势力,他跟这些好,就发展成了一派;而跟那些不好的,彼此之间就属于利益和政治上的敌人。

当然这只是猜想,可一旦真的如此,那庐江之前与梁刚不同派系的本地门阀,必然要受到打压,这個世上,有了欺凌就会有反抗,原本李丰的八千公家军里有五千几乎都被带到徐州来。

剩下的三千兵卒里如果被那些受欺压的门阀收买,可能就不一定会认梁刚这个刚上任的主,而本地门阀基本各自都有府兵,大家表面上一起服从林泽,私底下的暗斗就不好说了。

底下人的关系如果不调节好,导致他们为了争权自相残杀引起兵变,是很可怕的,且庐江又紧连荆州,是个很重要的战略地势,如果出了这档子事,刘表可能就会趁虚而入,反间那些与梁刚不同派系的门阀造反,届时引发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

所以林泽不得不出动李儒过去一趟,一来是为了调节,顺便查下梁刚与本地势力的关系,如果这家伙真有派系之分的话,具体应该怎么做,林泽相信以李儒的处理方式,肯定能让庐江地界稳定下来的。

这一日,周瑜来到城主府内泡茶,得知了林泽传给扬州的调遣令,除了自立梁刚升任庐江太守以外,还将李儒也派到庐江主持大局,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主公,你派文优过去,只怕庐江又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呀。”

林泽轻抿口茶,眼中一缕精光闪过:“我之所以会派文优过去,正是要将庐江势力全部清洗一遍,好让梁刚能坐稳位子,每次政权更换,总是要下掉一批人,上掉一批人,庐江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偶尔来场腥风血雨,我觉得并无不妥。”

“也是。”周瑜砸舌道:“论起这方面的事,文优确实最拿手,换子纲(张纮字)或其他人处理的话,效果都不会有文优好。”

林泽笑道:“毕竟狠活都需要交给狠人来,谁让庐江地理位置重要,必需最快时间安稳下来,若是换作其它几郡的话,我就会派子纲或子鱼(华歆字)等人过去调和,而不是用文优。”

话毕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泽之所以安排李儒过去,自然是看中了他的毒辣。

以李儒做事的手段,肯定会将与梁刚不同派系的那群“政客、名门”全部清理个干净,好让梁刚能坐好庐江这个位置,顺便杜绝了内讧的风险。

当然,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梁刚不会加入庐江的派系,届时李儒可能什么都不会干,直接转身就回豫章郡。

但只要有点身份有点地位有点权利的人,哪个能置身事外呢?每个高官上台,背后都站着一票人的利益。

李丰死了,梁刚要上台,李儒要处理掉的,不仅仅是李丰在庐江的旧部,还有与梁刚立场不同的政客与门阀,都将被全部抹除!

这样才能让他坐好那个位置,并且手底下全部换成自己的班底,才可以称心如意地掌握庐江,避免内乱。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政场的势力换洗在哪个年代都有,比如听说谁谁谁做错什么了,犯了什么事,而进了衙门,就此落网。

有时候,重点并不是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上面的权利斗争,或者一些掌权者位置的碰撞,需要他们倒台,就算没做错,随便找个理由也可以让你下台,这就是所谓的“政场洗牌”。

每一个高官,背后都站着一票人的利益,像梁刚这种,此刻被林泽提拔为庐江太守,那么与他交好的门阀世家,或官员政客,则可以称为“站队成功”,每个都将活得多姿多彩。

而那些“站队失败”的,可能就会被李儒用毒辣的手段全部处理掉。

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玩法,但大抵意思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伴君如伴虎,政场的水又何尝不深?一定等级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是把脑袋栓在裤腰上,不知哪天就该清算到自己头上,能真正做到全身而退的,真的少之又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