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操与陈宫112(2 / 2)

众人有些惊讶之际,曹操也有些发怔,半天没有再说话。

陈宫接着便自己请求受刑,昂首走到处决地,不再回头。

这态度从头到脚都很强硬,林泽看得摇了摇头,虽然这b装得很好,但何必呢,丢掉的是自己的命。

或许这就是人家的气节吧。

但是,林泽暗暗分析,发现陈宫可能也有些自尊心作祟,因为当初是他背叛曹操在先,现在眼看自己斗输了,还被活捉绑了过来,感觉很不好意思面对,而且曹操给他活命的机会更像是一种施舍,明明是自己背叛在先,所以陈宫为了内心那点尊严,从头到尾姿态都放得很高,毫不让步。

就好像,伱说我有眼无珠跟错主子,当初不该反叛,我不认;你说我沦落到这个结局,是否后悔,我也不认,那是吕布的锅,关我何事?我一直以来没斗输过你曹操。

陈宫就是以这种心态看待问题的。

男人嘛~尊严重要,陈宫宁肯爽快去死,也不肯再尴尬面对曹操,这就是事实。

曹操看着陈宫步履坚定地走向处决地,双眼有些迷离,好似回到了他们当初刚相识的时候......

还记得那会,他在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后,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又在东郡打败了黄巾余党黑山军,于是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此时的陈宫正好在东郡任职。

两人于一次宴会相识,可以理解为政治社交聚会的那种,此后他们便开始熟识起来。

第二年,青州的黄巾军突然攻打兖州,杀死了兖州刺史刘岱。

眼看兖州群龙无首,陈宫就争取到济北相鲍信的支持,迎接好友曹操出任兖州牧,就是掌管兖州的兵权。

随后,曹操与鲍信共同打败了黄巾军,并收编了其中的精锐,组成“青州兵”,至此,曹操一下子实力大增,陈宫在整個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曹操对他还挺感激的。

可二人关系到底怎么开始产生间隙的,得从这两件事说起。

当时兖州陈留,有个名士叫边让,说起他的名望,就连昔日的大将军何进、司徒府掾吏孔融、王朗以及议郎蔡邕等人都为之拜服。

这个边让仗着自己的才气,根本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还多次对曹操进行诋毁。曹操知道后,也不客气,直接就把他杀了,这是第一件事。

后来,曹操又因为他的父亲等家人被杀而迁怒于陶谦,就发兵攻打徐州的陶谦。所过之城是屠戮殆尽,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这是第二件事。

曹操的肆意妄为,也让陈宫越来越看不惯他了。

人家边让,一介文人,盛名在外,只不过说了曹操你几句不爱听的话,就把他给杀了;还有陶谦,本来仁义君子,是手下人谋财害命,杀害了曹操的家人,曹操却要杀尽徐州的无辜百姓来泄私愤。

而且陈宫对他的劝说曹操也不听,所以陈宫只好寒心地离开他,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至于演义中的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一事,在《魏书》、《世语》和孙盛的《杂记》中都有记载,只是说法不一,但都没有提及陈宫在场,而且事发时,这两人应该还没打过照面。

所以陈宫弃曹操而去,根本原因就在于曹操杀了边让后面的一系列举动。

话说陈宫另谋出路,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后不久,此时有一人也进入了他的视线里,那就是吕布。

这会的吕布,杀了董卓不久,刚被李傕郭汜二人赶出长安,又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人,结果皆不理想,后面一番机缘巧合下,他率兵来到了陈留。

陈宫见到吕布,或许怀恨曹操不肯听他劝说,觉得报复曹操的时候到了,就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以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接吕布为兖州牧。

那会的曹操又正好在讨伐徐州的陶谦,一时之间兖州数郡的郡守都起来响应吕布,诺大个兖州就只剩下了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城还在曹操手中,其余都归属了吕布。

曹操收到消息后,也顾不得攻打徐州了,连夜赶回兖州与吕布交战,双方相持百日都打不出个结果,甚至曹操一度被吕布打得怀疑人生,有次差点连命都丢了,直到后来遇到蝗灾,发生了粮草短缺,才各自罢兵停战。

这时的曹操应该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了,他曾想过去投靠冀州的袁绍,最终还是在谋士程昱的劝阻下坚持了下来。

而陈宫这会成功将事情闹大,也将他自己的命运与吕布绑在了一起。

原本兖州这边的战况吕布占据了优势,但是后来第二次濮阳之战,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话,最后被曹操攻下城,导致兵败。

陈宫这会也没有地方去了,只好和吕布转投徐州。

之前曹操打徐州到一半,他的老巢兖州正好被陈宫联合吕布叛乱,所以才会撤兵,这倒便宜了刘备了,因为陶谦不久就死了,刘备仗义肯在危难之际带兵来徐州抵抗曹操,自然就被众人推举成了徐州牧。

而看到这个时期的吕布,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跑来徐州,刘备心一软,便收留了他,才有了后来袁术进攻徐州,吕布反叛刘备将其赶到小沛,然后纪灵又和林泽孙策进攻小沛的一系列鸟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