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浙江韩雍筹粮三十万石110(1 / 2)

朱见深说:“内阁和吏部整理了文卷,已把基本事实厘清。在任官,三品及以上,朕亲自处理。其他,都由你来处理。”

“皇上,臣何德何能?担此重任,臣怕有负皇恩。”

“朕任你为督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你全权处理此事。”

李秉跪地,说:“臣领旨,定不负圣恩!”

“你起来说话,朕还没说完呢。”朱见深说:“在此之前,你还要做一件事。那些乱写匿名揭帖的人,朕给朱骥的旨意是不准干涉。朕给你的旨意是,不但要发榜禁约,还要抓几个人回来。朕想看看,都是什么人在作祟!东厂、锦衣卫,朕都不用,朕要用大明律法来治他们。”

“臣明白了!”

李秉接掌督察院后,立即在京里各处要路位置,发榜禁约:

一、朝廷行事,有祖宗成法,除奸革弊,悉从公道。

二、朝廷不禁匿名揭帖,平民百姓仍可正常使用。

三、但有以匿名揭帖形式,妄议朝政,辱骂他人,败坏风俗者,督察院严惩不贷。

四、发榜之日,前罪不议。如有不改前非,仍再犯者,人人皆可报官。首报官者,官家行赏,同抓获强盗之例。

以督察院的名义发榜,指义就非常明确,官员陈情都去走官家正常渠道,不要搞这些小伎俩。你们再搞,我督察院就要依法办事了。

李秉的禁约发布后,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各处水陆码头、集市茶馆,匿名揭帖不停。不但骂李贤、王翱等人,连李秉也带上骂。

李秉的下属回来汇报,“大人,不行啊!你看看,骂你的揭帖都有!”

李秉接过揭帖一看,忍不住读出来,“当朝首辅李贤,吏部尚书王翱,督察院左都御史李秉,实乃一丘之貉。指鹿为马,甚于秦之赵高;识龟成鳖,不如市之瞽叟。赵高不除,国无宁日;瞽叟怒目,民不聊生……”李秉把纸揉成一团,说:“幼稚无比!”

“大人,怎么办?我们督察院的禁约都被糊满了揭帖,这些人太嚣张了。”

李秉说:“明知故犯,法不容渎!我给顺天府尹发个公函,你们带上顺天府的捕快,分头行动,找十处地方,人越多越好。违反本部禁约者,亵渎本部禁约者,当场拿下!”

“大人,此举过于冒险了吧?当场抓人,要是引起众怒,恐怕不好收场。”

李秉说:“不会!他们巴不得你抓他们,正好把事闹大。你们当场把话说明白,是督察院拿人,有理,来督察院说。”李秉快速写了公函,盖了督察院的大印。

顺天府尹张鉴接到李秉的公函,毫不含糊,全力配合。张鉴一直对吏部尚书王翱很不满,现在有人搞王翱,他也想顺势把事情搞大。“来人,点十队捕快,每队十人!随督察院的御史大人,上街巡视。一切行动,听御史大人指挥,不可擅自做主。”

“是!”

“谢府尹大人!”

张鉴说:“客气了,客气了!缉盗勘乱,都是顺天府分内之事。又有李大人公函在此,顺天府理应配合。”

“那我们就上街巡视去了。”

“请便,请便!祝你们旗开得胜!”张鉴恨不能此刻就把王翱桌子掀了。

十个督察院的御史,带着十队顺天府的捕快,选了十处人多的地方,准备以合法的程序打“出头鸟”。

御史拿出盖有督察院官印的禁约,再次张贴在墙上。

“什么狗屁禁约!还不允许百姓说话了?”一个平民打扮的人从人群里冲出来,一把撕了刚贴上去禁约。人群中,随即发出欢呼声!

“拿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