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公审陈韶,谁坐第一54(2 / 2)

钱溥说:“你不攀,有的是人攀!王伦那小东西,一口一个贞姐姐,比谁都叫的亲。你要是能开口叫个姐姐,说不定,这司礼监大珰就是你!”三人又大笑起来,万安脸上一阵臊过一阵,因为他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皇上最宠爱的侍女,竟然和自己一个姓,会不会是本家?可让他和一个宫女认本家,让他这大学士的脸往哪儿搁?

万安说:“跑题了啊,诸位,议事,怎么议到私事上来?停了,停了,别笑了。”各自住了笑声,钱溥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李贤和门达不对付,朝野皆知。不妨告诉诸位,王伦已经牵上了门达这条线。一旦门达对李贤发大力进攻,各位不能没有动作。李贤倒了,牛玉独木难支,王伦也就顺理成章上大珰。之后,就是我等的机会啊!”

李泰问:“那接下来,要怎么做?”

钱溥说:“暗助门达,先推倒李贤!”

万安问:“李阁老正在张罗京军整顿的事,他走了,京军还整不整?”

钱溥说:“谁整不是整?于谦都走七八年了,不赶这一天两天。”

刘珝可聪明,就问:“那是要干扰李贤整顿京军了?”钱溥不说话,轻轻掸了掸身上的灰尘,骄傲地说:“这就看王伦那边的进度了!”钱溥的意思是,王伦和门达要是“制服”李贤,他们就作死参李贤;王伦那边一时半会儿搞不定李贤,他们就不能干扰李贤,任由发展。

几人又说些淡话,各自回家。

钱溥、李泰、万安和刘珝,都是东宫辅臣,都有入阁的潜质,表面上一团和气,一致对外。但因为性格迥异,年龄差距,各自又有各自的盘算。钱溥资历最老,自认为是入阁第一人。加上有王伦的怂恿鼓励,他自认为应该接任首辅。李泰资历次之,就等着钱溥接任首辅后,带他入阁,目前,唯钱溥马首是瞻。而万安,优柔寡断,不敢往前冲,又不甘人后,遇事往往难以决断。刘珝和万安是同年进士,私谊很好,他比万安聪明,不过聪明就显得幼稚。

这天,刘珝在内书堂轮值,教小太监读书。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按例巡检内书堂,二人正好遇上。

刘珝连忙拱手,“刘珝参见公公!”

“吆,刘学士快免礼,刘学士辛苦。咱家可是有些日子没来内书堂了,这一来,就看见刘学士在给孩儿们上课。咱家得替孩儿们谢谢刘学士。”牛玉说完,就拱手给刘珝行礼。牛玉这是既接受了大臣刘珝的行礼,又找个借口给他还了个礼,双方都不失体面。

刘珝说:“公公,可扎煞我了!教书育人,分内之事而已。”

牛玉说:“刘学士如此兢兢业业,昔日在东宫,又辅佐有功,皇上可没忘。咱家就犯个忌——皇上已命人拟了旨意,东宫辅臣,都要按功升职。刘学士你呀,升一级!大多数人都是半级,你是皇上特旨!恭喜啊!”牛玉这就是典型的借花献佛,新皇即位,只要不乱来,人人都会升职领赏,东宫旧臣多升半级,也是循例,并不是什么特旨。

“谢公公,谢公公。”刘珝此时,不知道脑子搭上了哪根筋,随后嘴里冒出一句话来,“这些,钱学士已给我们几个透过风,都升一级。自打王伦去了司礼监后,东宫这边,消息灵着那!”

“吆,那赶着巧了!你们东宫的大学士,这旨意一到,往后就是前程似锦。刘学士,可得互相照应啊。”

“公公言重了,在下还得请公公照顾!”刘珝说完这句话,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牛玉一眼,牛玉顿时明白,这是刘珝故意透给他的消息。

“刘学士有心了!咱家还有公务,告辞!”

“恭送公公!公公慢行!”刘珝交了这个投名状,牛玉没有卖他的理由,更没有与他为敌的理由。刘珝这行为,本来是他个人向牛玉下的“双保险”,现在成了王伦的“断头酒”,要把王伦送上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