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扶苏诈尸(2 / 2)

从巨鹿郡到太原郡,原本七天的路三天就赶完了,这根本不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皇帝所能承受的。

而且按常理,出太原郡后应该先到相邻的上郡也就是自己所在的北部军大本营慰劳,

在自己的防区巡游却不先来看看自己,这使蒙恬心中非常不安。

就好比一直对你知遇有加的老领导,有事突然不找你办了。

如今皇帝舍近求远,使蒙恬心中隐隐觉得出了什么大事。

就像是,皇帝在疏远蒙恬,

或者说,皇帝在威慑蒙恬。

不过帝心难测,对自己的这位雄主,蒙恬一直都是敬畏如神明,依旧战战兢兢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直到三天前,始皇帝的谒者,来到了军中。

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时,掌宾赞受事,是为天子传达命令的内廷官员,经常奉诏出使。

传诏的是始皇帝十九位谒者之一,蒙恬没少和他打交道,

接到前沿的探报后,蒙恬早早出营门五里,列队等待。

与刻板印象中的不同,历史上真正的蒙恬可不是一个只会打仗,镇守边头的猛夫,

他同时也是一位封疆大吏,一位精于权谋,处事滴水不漏的干臣。

开玩笑,在政哥手下办事,行事不缜密也不行啊,稍稍不注意就是下狱、处刑、连坐秦法三件套。

面对蒙恬这位帝国数一数二的重臣、北部军总司令,谒者依旧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死人脸,不为所动,

政哥本人雄才大略目空一切,他手下的近臣也沾着几丝天威。

预料之中贴了个冷屁股,但蒙恬习以为常,并不放在心上。

扫到使者队伍中间时,蒙恬突然注意到队伍中有几位半生半熟的面孔。

看他们的装束,不是正式的郎中或者内廷官员,更像是某位显贵手下的门客舍人。

蒙恬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祥之感。

谒者进入军中后,稍作休整便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在扶苏和王离等主要将领,及北部军都尉以上的军官都到场以后,扶苏跪受诏书。

谒者在众人见证之下开启诏书封泥,拿出里面的帛书宣读起来。

诏书的第一句话读完,蒙恬的脑袋就嗡地一声炸了。

‘朕巡天下,以祷祠名山褚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以十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今赐剑以自裁。’

谒者将诏书宣读完后,扶苏接旨。

诏书还没有读完,扶苏的泪水就把诏书的帛面打湿了,

没有挣扎,也没呼天抢地,扶苏只是默默地流泪,不发一言,然后将诏书交给蒙恬传阅。

蒙恬急忙接过诏书,不敢相信的检查了一遍。

诏书的格式玺印当然都是真的,

秦朝无纸,所以始皇帝诏书都是写在帛上,再封入专门的卷轴内。

不管是笔迹、格式、玺印还有泥封等格式,

又或是谒者的身份、礼旆仪仗,全部都如假包换,真的不能再真。

赵高不仅担任始皇帝的中车府令、同时也兼掌符玺事务,始皇帝的诏书都是赵高草拟、印发的。

就是嬴政本人亲自写,都没赵高更真。

只是,所有程式都是真的,最该真实的内容却是假的。

“公子,真的不再上表请求复核吗?”

“父亲要儿子死,儿子哪有不死的道理。”

扶苏走进内室就要上吊自尽,使者却丢过来一把剑。

刀刃是异于平常兵器的青紫色,很明显是淬了毒的。

蒙恬怒目而上,“陛下虽然赐死长公子,但公子有公子的死法,岂可刀兵加身?”

冥冥之中,蒙恬最后一次的抗争挽救了他自己,也挽救了即将崩溃的大秦帝国。

又有另一名郎中端出一杯鸠酒,这下,蒙恬再也没招了。

赵高机关算尽,为扶苏选择的都是最稳妥的死法。

“请公子满饮此杯,”谒者依旧面无表情。

蒙恬还想再争,扶苏却摆摆手,从谒者手中接过毒酒,在众人的惊呃中一饮而尽。

一想到扶苏宁折不弯,决绝的选择赴死,蒙恬的头就又开始痛,

他从一军之帅到阶下之囚,不过隔了一张薄薄的诏书,

扶苏一死,自己的性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这两天以来,蒙恬无时无刻不在后悔自己拙劣的口才,没能将公子扶苏从死路上劝回来。

“陛下,您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蒙恬呢喃。

一旁的肥仍旧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整个人脸都白了。

要知道肥可是身经数十战的老兵了,营伍的军功不算,光他自己手上的人头就有四五十个,什么场面没见过。

“所为何事?”蒙恬问,

“公子,公子诈……复生了!”肥本下意识的说诈尸,又觉不妥,赶忙改口,

“什么!”蒙恬蹭地一声就从坐席上弹了起来。

他刚刚还在斥责肥的失态,可他的反应比之肥仍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再说一遍?”

“公子……公子扶苏,死而复生了!”

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以头抢地,不敢再看。

一阵疾风吹过,肥只感觉到一阵黑影从自己身前窜过,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那条黑影已经冲至三丈以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