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再见了我的京东岁月37(1 / 1)

事情也非常突然,大概是新的一年的1月中旬的某个早上,也是以往那样接线。刚好是之前那个航空港哥们儿过来办离职,顺便过来领离职报告。离职报告在我眼中其实并不是个多大的事,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他还亲自来一趟。张景童看到了后也按耐不住了:“要不我们也跑路吧?”

我听到的时候还是有点恍惚,毕竟当时在京东的时候我还是过得比较愉快的,因为周边的同事还是比较好相处,工作难度基本是不需要智商。可能是张景童坐不住吧,然后又在那里说:“算了,我妈都说让我别干这工作了,过年家里人发的过年钱都比工资高。”

其实他家里条件还没我家里好,而且我自从满了18岁后,就没有收过过年钱了。反倒是他,自从大专毕业后,他就一直靠家里接济度日,从准备专升本考试,一直到考研,从没有过正式工作。

但是我转念一想,他都离职了的话,那我在这儿就真是孤苦伶仃地打工了,工资又没几个钱,又没人和我一起玩了,想想也是挺没劲的。

然而正当我还在纠结的时候,张景童还有两个男同事已经和那个航空港哥们儿一起,把工牌交给眼镜领班,向眼镜领班口头上说自己要离职了。我也赶紧跟了上去,也非常潇洒地说:“算我一个!”

于是乎,我就和张景童他们一样,迅速地办理了离职。当时眼镜领班还把我拉向向一边,有点想劝我别跟张景童他们那样一起离职了:“无论你以后是去腾讯或者网易什么的互联网客服,其实工作都差不多的,京东也不差的。”

其实她的话倒也没错,客服工作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再加上我当时和同事们都算过,京东的整月工资到手也就两千来块,每天跟流水线的工人一样,不停地接线。工作的性价比实在是低了些。再加上上个厕所,抽个烟还必须要报备,更是让人觉得非常不自由,于是我也没听她的挽留,便还是离职了。

于是,在这样仓促的决定下,告别了那些一起度过了一个多月时光的客服小伙伴们,在1月月底,我正式离开了京东客服的岗位了,我也提前回家过年了。

回到郫县后,老爹竟然摆着脸色,显然对我突然离职京东这件事很不满。我向他解释了,京东这种工作要多少有多少,他还不信。(当然,后来被狠狠打脸)倒是老妈比较开明,了解到为什么我不愿意当客服后,也没有多说我什么。然后老爹又为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故意来让家里气氛不对劲,其实我心里明白,老爹就是认为京东的工作还挺不错的,在当前工作不好找的大环境下,不应该丢掉这样的一份看起来略微比较体面的工作。

老爹这种就是属于典型的,对成都职场不太了解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成都其实就只有两种工作,一种是销售,另一种就是客服。这简直就是成都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怎么可能会有客服工作不好找的说法呢?

那个新年过得也是不怎么开心,总之就是闷闷不乐的。当然了,新年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老爹也多方打听了许多亲戚朋友家的我的同龄人干的工作,基本也是不怎么样,老爹当时才逐渐意识到就业市场是有多么不景气了。

过年期间,我还认识了老爹以前在国营企业上班时的同事的女儿,名字叫邓涵。老爹有点撮合我们的意思,但是我并不喜欢她。她本科读的川师大,还考了研究生,好像又签订了成都四中化学教师的工作。

但是我个人是特别讨厌那种“小镇做题家”的类型,感觉这个群体十分冷血,而且特别内卷。她当时跟我说,看我也有点面熟,我也假装客气,最终还是加了微信。

除此之外,老爹还让亲戚打听有没有机会能让我去机场工作,毕竟离买的房子又近,而且工作也是比较稳定的。找关系,托亲戚,哪有自己靠谱?所以我根本就没抱有多大希望。

同时过年的时候,还和二孃、表姐一起去给过世的外婆扫墓,途中还了解到表姐也要考公务员,姨爹还让我跟表姐讲些考公务员的经验。我只得哑然失笑,毕竟我自己都没有考上。而且表姐可是武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竟然同样求职艰难。

对未来的迷茫,对工作前途的不确定,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又混过了一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