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三方合作73(2 / 2)

其它几个老战友鄙视的看着李磊,这个狗日的猴精猴精的,生怕不参加不好意思分肉,以前叫他总是找借口,装腿疼,这是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啊!

一大群人挤在教室里,人多了也不觉得冷了,莫斌觉得还是有些拥挤,而且这事还要好好的利用一下,为了老杜以后好开展工作。

拉着杜曙光出去低估了一番,大家收拾好东西,车队直接开进了公社大院,也让人把二把手,三把手叫来了。

双方一番介绍,莫斌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给老搭档杜曙光造势,狐假虎威也罢,虽然说杜曙光认为这两个人很不错,都是很纯粹的基层干部,但是增强一下效果不是更好吗?

而且他也没有来假的,驻军侦察连,这个不可能假冒,拥军拥属也是地方的本职工作。

他这个京北红星轧钢厂的采购科长,也是货真价实的,虽说土高炉废弃了,但是全国支援钢铁战线的工人老大哥,这个大方向可没有变化。

另外他确实是战斗英雄,个人二等功,集体一等功获得者,也曾为易总担任了两三年的警卫参谋,没有一点谎话。

最打动他们的,其实是轧钢厂真金白银的用钱和粮票,收购属于公社的两成份额,这可是白白得到的,要不是一把手杜曙光的面子够大,这两个单位谁挡得住?一成不给也正常,假如开口让你公社提供帮助,都不知怎么拒绝!

而且莫斌说了,有一成是留给他的六个兵的,都是北朝归来的英雄,战斗经验丰富,立功获奖无数,公社可以考虑重用一下,未来他每年都会过来起码一次,同样的条件和青山公社合作。

甚至可以扩大合作范围,收购这里的野味,山货,干野菜,提供钱粮都可以,这一次战果足够丰盛的话,他会建议厂领导,在这里设立一个固定的收购点,八个临时工名额都要本地人,他会交给公社三个名额。

大家没有一个傻子,都懂得什么意思,公社只有三个领导,起码一人一个,杜曙光肯定不会多吃多占的。

莫斌把待遇一说,每个月15块钱的工资,28斤玉米面,5斤白面,没有人不心动,他们公社的正式工也就是这个工资,粮食可没有这么多。

而且莫斌说了,一旦收购站运转正常,战果很好,还要招收一些妇女和老手艺人,毕竟路途遥远,一点半星的不值得运输,肯定要处理好,积攒一定的数量才运。

妇女和老手艺人待遇稍微低一些,每个月12元,22斤玉米面,三斤白面,名额视情况而定,肯定多照顾公社一些。

没有一个人反对,这样的好事大家都很积极的配合,公社也抽掉了八个退伍军人出身的民兵,加入了这个围猎队伍。

莫斌考虑了一下,公社粮食已经见底了,他不可能找他们提供干粮,战士们带的口粮有限,而且也不咋样,还是自己提供吧。

和大家交代好,自己回县里拉物资,赶在下午的时候回来,利用公社的饭堂做干粮,晚上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一大早进山。

剩下的人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御寒的衣物,打猎的武器,家里安顿好,这一去可不是一两天的事,而且后续还要打鱼,青山公社有一个巨大的海龙水库,水域面积达到了两千公顷,平均深度达到了四十米深。

这个水库最初是东瀛修建的,后来海龙又组织大规模修建,完成了蓄水以后,可以灌溉1.3万公顷水田,年产鱼30万公斤。

不过目前还没有发挥灌溉的作用,更加没有捕鱼过,莫斌也不会很过分,弄个两万斤左右就好了,不能让当地损失太大,再说深山里面湖泊多的是,虽然没有这么大,小的也可以,何况他空间里面密密麻麻的,有借口搞出来就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