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重启人生(1 / 2)

旭日初升,霞光万道。

乌鸡岭站,一列货车穿越霞光缓缓进站。

“咔嚓!咔嚓!”列车骤然一震,停了下来,车厢外表的积雪和冰溜溜簌簌跌落下来,滚入列车和站台空隙之内。

列车中间,车站工作人员把几个大铁门打开。

一群略带稚气的男女小青年们抱着行旅纷纷跳下车厢,在几名带队指导员指挥之下,迅速的排成了六行队伍。

如果放在后世,这些人更像是学生们!

前来迎接的知青办领导们一脸笑容可掬从吉普车那边走了过来,朝知青们做了激昂的欢迎讲演。

这时候,一名少年从车厢探出头来,一脸茫然之色的望着四周。……。

远处停着两辆卡车,那绿色大车头,两盏大灯,两个大车轮,造型正是哈厂制造的第一代老解放卡车。

两辆老解放后面是老式吉普车,就是那种没有车顶的抗战年代时候的吉普车,嘎斯69式吉普车。

更远处是车站卸货队伍,很多人装扮是上世纪年代的车站工人打扮,戴着绿色军帽。

而眼前的两行男女队伍,都是一身绿军装,绿军帽,绿军包。……。

这是……?

陆长明熟悉的回忆涌入脑海。

这是他十五岁那年,下乡插队的那一年!

那一年,他离开了老家津城,踏上了开往东北深山老林的列车!

那一年,他在深山立足,成为一名乌鸡岭红星大队一名年龄最小的下乡知青。……。

一幕幕记忆从脑海瞬息浮现出来,再看自己一双白皙小手,陆长明彻底明白过来了,他喃喃道:“我回到了十五岁!那年与佩兰相遇的那一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哗啦哗啦!掌声雷鸣!

一百多男女知青们都带着笑意,时不时的朝列车之上的陆长明瞅来,一脸的疑窦。

知青办领导们也都发现了陆长明,都皱眉起来了。

津城的指导员脸色黑了下来,他急忙跑了过来,把陆长明吼下了列车。

这时候,前方知青队伍缓缓启动,大家背着行旅朝大卡车而去。

陆长明年龄小,个子矮,被褥压了他一头,摇摇晃晃的追在队伍后面,最后一名登上了老解放。

一百多人,塞入了两辆大解放,加上行旅,这几乎是叠人墙。

陆长明脚下几乎没有站立空间,他整个人贴在后车门之上,四面八方窒息的拥挤之下,他身体缓缓朝后门角落躲避。

车厢内,无数抱怨声音传来,语气充满了无奈。

陆长明死死抓着后车门,缩在后门角落内了。

曾经踏过的路,重新走过,心境一样吗?

陆长明不知道别人如何想,他自己却是感慨万千。

那时候,他陆长明对未来好奇,也充满了憧憬,也有孤身一人的不安。

而眼下,陆长明感觉自己就像个咸鱼一般了,没有一丝念想。……。

老解放卡车启动,离开车站。沿途路中,很多知青队伍被沿途公社大队接了回去,最后一波,只剩下津城的知青队伍了,一共九人,五男四女。

大家说说笑笑的,话题离不开插队的公社。

大卡车停在了村口,红星大队生产队长等一行人早已等候多时了,大家热情上前,与知青办成员和带队指导员打招呼。……。

大卡车离开,消失在泥路尽头。

陆长明一行人被带到大队部临时住所。

这是一个大院,以前生产大队办公地方。

自从红星大队成为知青安置点之后,大队腾了出来,用来当做知青们的住所。

全院有五间坐北向南的正屋,在西边是四间西屋,房舍用青砖打基,百年古木为大梁,门窗古朴,样式是整个小屯子最好的。

陆长明知道,这原本是小屯子地主的老宅子,原来的宅子更大,房舍更多,有前院后院之分,解放后房舍归公,很多院落被村民们拆了很多木料,只剩下眼前这九间房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