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学院趣事43(1 / 1)

检查完收获,李朗看了眼时间,距他跟X教授请假已经过去五天时间。想了又想,剩下的两天时间他恐怕没有机会再进小菜园继续狩猎了,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去心殿熟悉一下念头通达和骨如玉的效果。

回到心殿,跟青阳子打过招呼,转身进入了时间修炼室。一段热身结束,李朗双膝缓缓盘坐,全身心神全部投入脑部灵魂,感受着念头通达带来的效果。刚开始并没有感受到什么不一样的气息,不过片刻,他反应过来自己神念的回复速度也变快了不少。

再控制着神念凝练出一颗神念子弹,缓缓的操纵着这枚子弹从大脑里跳出,他能明显的感到神念子弹消散的速度变慢了,这说明在外界可以停留的时间也延长了。等十秒后神念子弹消失殆尽,李朗又分出了一缕单独的神念往尽可能远的方向延展。果然,神念不仅消散速度变慢,神念笼罩的范围也比以往更深,达到了四十米。

感应到这次念头通达的效果,接下来就是尝试一下骨如玉了。李朗深吸口气,内视体内,全身血液翻腾,冲刷着骨头。渐渐的,这些骨头都泛着淡淡的荧光。如果此时有人看到李朗,就会发现他浑身皮肤都透着银白色的光。

骨如玉并不是这么简单。根据进补法的介绍,现在的李朗骨头可以保护住浑身的内脏,承受更大的压力。对于金身境的体修而言,几百米深海的压力都可以抗住,高阶体修在宇宙行走也离不开骨如玉。

召唤出一个压力表,李朗在时间修炼室里测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随着气压的增加,现在的李朗承受着深海两百米的压力。紧接着是两百五米,三百米,三百五十米。。。

终于,在达到了七百米水深的时候,李朗忍不住冷哼一声,身上的绷带渗出丝丝血迹。压力渐渐恢复,李朗也露出了笑容。在修炼道德经和神魂一体之后,法力和神念对身体的双重增幅让他比普通金身境修士还要抗压。毕竟根据进补法所形容,单纯的金身境巅峰才能承受六百米水深的压力。李朗估计在筑基巅峰之后,恐怕这个数据能破千米。

很满意自己目前的实力,但是一想到将来漫威世界的几次外星人入侵,以及最后带着无限手套打响指的灭霸,战争阴影其实已经逐渐笼罩着现在的地球。

而自己作为唯一一个知道剧情走向的穿越者,必须在灭霸到来之前成为能比肩古一实力的强者,要不然到时候连自保的能力都难,更别提虎口夺食抢到镶嵌着六颗宝石的无限手套了。一念至此,李朗仍觉任重而道远啊。双手捏决继续打坐,要利用一切时间去修炼。

再次睁开眼,已经是现实中的两天之后。感应到气海的些许增幅,看来离筑基中期也不远了。只不过请假的日子到了,李朗也该出关和学院众人汇合。根据青阳子说,老是一个人修炼也不好,换换环境和心情对修炼也有好处。

片刻,出关的李朗先到教授的办公室报道。“我能感应到你的灵魂又变强了,看来我的特训可以提上日程了。等这次回来记得来找我,本来我答应过你父亲帮你开窍,没想到你自己就迈过这一步了。”欣慰的看着李朗,x教授眼里充满了认可。

“去找罗根吧,今年暑假本来的计划是x战警们带着那几个小家伙出一个简单的任务,正好让他们体验一下x战警们的辛苦,当时没考虑到你会来。正好你也能体验体验,这种生活对你而言应该挺有意思的。按照你的实力,看来到时候保护小家伙们的任务我可以放心交给你咯。”仿佛看出来李朗想说什么,还没等到他说话,教授就把他打发走了。

辞别教授,李朗来到金刚狼罗根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了正在整理装备的罗根,“你来了啊,教授刚才通知我把你也带上。幸亏我们的飞机座位还多几个,否则还真没位子给你坐咯。哦对了,这个给你。”

罗根看到他来了,停下手中的活,从衣架上拿起一件胸口绣着x字样的制服:“这个是x战警执行任务时候的衣服,是可以伸缩的,你回房间里换上就行,衣服的一些功能以及这次的任务介绍我发你邮箱了。咱们明天早上一早就出发,到时候在学校门口的草坪上集合。”

看着手中的衣服,这件就是野兽先生为x战警们定制的制服吗?之前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很帅,到时候一群人都穿上站那岂不是更拉风。一念至此,李朗和罗根商量几句,拿着衣服回房间了,一路上顺便检查着邮件里的任务介绍。

根据介绍,这次的任务是跟着x战警们追踪一名伤害了普通人的变种人。根据警方的通告,这名变种人的能力是虎化。虽然听上去很厉害,但是就是简单的手脚变成了老虎的手脚,力气变得稍微大了一点而已。凭借x战警里金刚狼罗根和钢力士的能力都可以轻松克制,所以被教授选择他做为这次学生们的试手任务。

回宿舍路上,正好遇到小淘气一行人。“嗨李朗,好久不见啊,教授让我们最近都不要去打扰你,你是生病了吗。”小淘气还是那么的活泼,率先和李朗打起了招呼。冰人鲍勃也和李朗打着招呼,火人看到李朗,冷哼一声,低头把玩着手上的打火机,火苗一窜一窜的。虽然很不爽李朗能一个人消失这么久,但是想到之前在训练室内他和金刚狼互殴的恐怖场景,还是选择闭上了嘴巴。

和一行人打过招呼,李朗提到了这次的外出任务。“我是第一次和大家出去做任务,你们之前有和老师们出过任务吗?”李朗虽然也觉得这次任务对象看起来实力稀松平常,但是多准备一些总是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