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等待(1 / 1)

自从上次谢平与朱厚熜密议之后,就没有再单独见面,每次都是谢平以长史的身份去王府拜见,然后在众人的眼前相互间使一个一切安好的眼色,就过去了。

在这期间谢平治理安陆州,闲暇之余练练武,也没有强求,就这样感觉可能是契合了道家的无为的思想了,武功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已经能够感觉到一流的瓶颈了,只要按部就班的将真气在打磨一段时间,就能一鼓作气的达到一流之境。

朱厚熜在这一段时间也没有荒废,一直在王府中守孝,平时就是练练武,读读书。大家都是潜伏爪牙等待时机,想着有那么一天猛虎出笼。

天下各处感觉最近一段时间都很平静,但是平静之下的暗流却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看到的。

......

BJ顺天府皇城内。

自从正德皇帝从平宁王之乱,在回来的路上在清江浦落水后身体就没有好利索过,一直在调养吃药,但没有一点好的迹象,反向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了。

因为正德皇帝的身体没好,反而越来越差,再加上正德帝没有子嗣,所以京城现在有点风声鹤唳的感觉,整体上来说现在京城就是外松内紧,无论是内阁大臣部堂高官还是郎中主事都将目光放在了皇宫之中,想要探探皇帝的口风,想要知道皇帝的意思,有没有立宗室子为太子的想法。同时大家也都将自己熟知的宗室子弟在心中过了一遍,以便在皇帝上官垂询是能够言之有物。

可以这样说京城现在表面上看是风平浪静,皇帝在宫中养病,阁臣在内阁理事,各部司院也都在兢兢业业的做事。但在晚上在暗中那是群魔乱舞,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计。

同时,皇宫中养心殿,正德帝朱厚照躺在龙床上,面色憔悴,有气无力,旁边站着两个大太监,正是张永和谷大用,正德朝的八虎之二,现在在正德帝面前微弓着身子,即使正德帝都已经病成这样了,依旧对其恭敬有加,也怪不得明中后期每任皇帝都是宠信太监内官了。

此时就见正德帝朱厚照说“两位大伴,现在朕病入膏肓,可能没救了,再加上现在内阁以杨廷和为首的阁臣越来越跋扈,朕的旨意要是不合阁臣之意恐怕已经发不出去了,趁着朕清醒还能动朕写一封立兴王世子厚熜为皇太弟,在朕百年后即皇帝位,一共三份,你们二人一人一份,另外一份给英国公,让他不要打开看,等张永、谷大用拿出旨意后打开,以证大臣。“说完正德帝就一阵咳嗽。

张、谷二人连忙上前给朱厚照顺气,一阵忙活后正德帝朱厚照感觉好一点了,就将刚刚的三份旨意写好,又给英国公写了一份手札,就继续说道“朕走后,你二人不要着急把这份旨意拿出来,保全自身就好,看看内阁众人会怎么决定,要是秉公推立厚熜王弟,你二人的旨意就等厚熜即位后交给他就行了,要是~咳咳,要是内阁没有推立厚熜,也不要着急拿出来,看看内阁推立的是谁,查一下贤愚与否,若还过得去,就销毁这三分圣旨,要是不堪入目,直接联合英国公等武勋拥立厚熜。“

听到这里,两人都是满脸泪水,口中说道,“我等必不负皇爷所托,粉身碎骨也会完成的。”

说完后看到朱厚照精力不济,就让其先休息,将笔墨纸砚的都恢复原状后,二人将三份旨意藏好后,就退出大殿,经过一番安排,避过耳目,两人一起来到英国公府外,等待英国公,一会儿就见英国公亲自出府将二人迎进府内,将二人直接带到书房,等二人将兜帽摘下,直接问道“二位公公夤夜来访,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二人将三份旨意拿出混在一起,将皇帝的意思和手札交给英国公,英国公看后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自太宗永乐帝后张家世代忠良,在新老交替的当口没少干这事,只是这次正德帝的命令有点奇怪复杂罢了,但还在英国公府的承受范围内,能够理解。

张谷二人就让英国宫先从三份旨意中挑一份保管,剩下的两份二人一人一份,就分好了。两个人也没有多呆,就告辞了,怕夜长梦多,两人长时间不露面会引起旁人的注意,这京中的老狐狸多的是。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京城这边还没有消息,浙江余姚老家的消息倒是先到了,说是在五天前,王莹生产,生的是个小少爷,母子平安,让谢平不用担心,小孩子很是健康。

接到这个消息,谢平怔愣了了片刻,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做爸爸,这种生命的延续的感觉很新奇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怔愣了片刻后就是狂喜心里呐喊“我有孩子了,我有儿子了”,随即就是打赏了府里的丫鬟下人三个月的例钱。

同时,谢平也感觉到自己一流的瓶颈感觉能够一戳就破,谢平安排好一切,就闭关趁此机会冲击一下一流瓶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谢平闭关了三天,真气在体内运转,当所有真气在这次都回到丹田后,犹如向热油中加了一瓢冷水,立刻沸腾起来,一瞬间又好像一年十年那么长,真气在丹田中就化为液体了,此后就能够称之为真元了。谢平也是也个一流高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