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旅途(2 / 2)

她重新画好妆,谢平又跟没事人一样的适时出现了。

王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能无奈的赏他一记白眼了事。

谢平道:“夫人快出去吃早饭吧,还要赶路呢。”

谢平的这个直白的转移话题,更是让王莹哭笑不得,就不和他计较了,和谢平出去吃饭,就开始赶路,十几天的功夫就到金陵了,带着王莹在金陵逛了五天就开始做客船北上西安了。

过了十几天,船行到扬州,谢平两人又下了船在扬州游玩了两天,这次就直接西安行去,半路上再也没停过,直接路过华阴,让人去西安府城报信,又继续前行,等到了渭河码头时,已经有了府衙的人在等。

这一走,就在船上过了一个多月,将近了两个多月,大家都在船上呆够了,马上就要下船了,还是很高兴的,都有些按耐不住了,尤其是王莹和她的两个丫鬟。

从前她们都没做过这么长时间的船,开始时还感觉很新鲜,什么都好奇,可走了没超过三天红玉就感觉头晕不舒服,这是晕船了,只能让她去船舱卧室休息,就让暖玉在跟前伺候。

过了半个月红玉才缓过来,能够在船上正常的生活干活,没有以前那种晕眩感了,幸好王莹和暖玉还好,只是后来在船上感觉无聊,没有晕船,要不然谢平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谢平先走下船,和来接的人打过招呼,相互介绍后认识了,就安排王莹和丫鬟向上马车,直接去府衙后衙收拾收拾,自己则跟着来人到府衙前衙,和众同僚认识交接,了解西安情况。等流程都走完后,谢平已经是西安的掌控者了,就回到后衙歇息去了。

幸好现在是明中期了,规矩已经变了好多,要是放在洪武朝,来西安上任,还要去先去秦王府拜见秦王,自从永乐帝削藩后,藩王的权利就没有那么大了,尤其是土木堡之后文臣实力大增,也不愿意一上任还要给藩王去磕头,也就约定俗成的把这规矩给废了,这道也方便了谢平。

通过在福州两年的锻炼,谢平对于处理府衙的事物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先是把府衙所有的官差叫到大堂一番训话,又和大家讲了他的规矩,大体意思是以前的事情就不追究了,从今以后要是再犯那就要严惩,也不要想着求情,也不要说他不教而诛。

就这样谢平把府衙事物下发给个人,通过了解和观察,发现通判还是一个合格的官员,由于本人就是陕西人,年龄又大了,就像在家乡做一翻善政,好能在桑梓之地有一个善名,谢平就由通判总领府衙诸事,待有处理不了的事物再报给他。

这一下他就轻松了不少,只有一开始的时候处理了一些积压的事情,等都处理好后,谢平就轻松了,经常就只带着王莹,两个人在西安府内游玩起来了。

首先去的就是终南山,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载秦岭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终南山景色优美,观庙林立,两个人游玩的非常尽兴,加之在山上打到的野鸡、野兔,自己动手烤,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让两个人都有点流连忘返。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高功大德,都是全真一脉的,而谢平是正一一脉的。

虽然和他们论道的过程中,彼此都对对方的一些思想不太认同,有时候还会吵一架,吵完后还能做在一起继续论道,一派高人风范,和刚刚抄的时候判若两人。在这个过程中谢平受益良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