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练习(1 / 1)

雷法,道教可以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的一种方术。起于北宋,兴盛于南宋、金、元时期。创始者为神霄派的王文卿、林灵素等,为神霄、清微等派所传习,东华、天心、正一派亦兼习之。其法主要载于《道法会元》《清微丹诀》《法海遗珠》等书中。主张内炼成丹,外用成法。

雷法将内丹与符篆咒术融为一体,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篆咒法,是道教诸方术的融合体,但强调以内丹修炼为本,以符篆咒法为用。其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论,认为人身是小天地,人体各部分皆与大天地相符相应,其头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脏像五行,其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

雷法道士根据天人感应的思想,不仅设想出人的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影响自然,而且还进一步设想可以主宰天地风雷。在雷法道士们眼里。风云雷电晴雨等自然现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存思气功制造出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似乎都在指顾之间。在众多道门高真的倡导下,雷法盛行天下,曾经一度雄踞万法之首,成为道教法术的最高代表,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影响非常之大,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对道教雷法的形成及发展贡献最大的,当首推神霄派,其创始者为王文卿、林灵素等。

谢平练武后,师傅和他说过,道家雷法在先秦时还是能练的,也有书上说的威力,但自先秦之后,灵气开始日益减少,雷法修炼就越发困难了,威力也日益减小,等到唐末时天地间的灵气虽然还能支持修炼但雷法是修炼不了的,所以到了宋朝开始将雷法向武技方面修改了。

而太平天书其他修炼方法都残缺了,就五雷指还完全,是因为五雷指是武技,是张角根据掌心雷术法改编的武技,在张角败亡后张角的修炼方法都被捣毁,只剩下太平经的道家思想主张,而因为当时武技只是小道才得以保留。

但到了明朝刘伯温斩龙后只能练武了,先天绝踪,五雷指却成了最高级的武技之一,刚好适合谢平。

转眼一夜过去了,早上谢平练完气后,就书房做早课,先默诵黄庭,然后今天就默诵《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其上记述说:“吾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其次则有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司丈人真君,九天采访真君,是为神霄九宸。”

然后继续默诵敕霹雳咒“角箕之精,甲乙神灵。扬波鼓舞,云雷速兴。井轸之星,丙丁曜灵。飞火万里,火逐烟生。奎参之精,庚辛之灵。流铃掣电,剑戟交横。斗壁之精,壬癸星灵。涌波激浪,护佑患身。天精之灵,水火之英。霹雳使者,火铃将军。三天力士,十极皇君。雷火速起,电雹速奔。飞霜钺斧,队仗纷纭。奸神孽鬼,邪怪妖精。妄求血食,酷害生灵。不分大小,阴敕阳封。群魔游识,尽解雷霆。千千截首,万万剪形。顺吾者生,逆吾者倾。稍违吾令,如逆上清。急急如律令。”

默诵催生五雷咒“一步天雷起,二步地一水风,三步雷霆震,四步霹雳通,五步驱役五雷使者,前诚厌蛊,后驱孽龙。神灵神灵,上达天廷。五雷风伯,雷电奔腾。雷罡踢起,万鬼灭形。破洞伐庙,馘妖灭精。阴阳交媾,十月满盈。当令分娩,何用稽停。诛鉏襁褓,荡减血精。厌耗妖怪,产育魔灵。血湖硖石,殄扫无停。神胎鬼孕,立要区分。前生父母,咸即离身。冤家解散,咒诅无牵。速生顺生,胎衣俱生。横逆利顺,如水流倾。良时吉日,星曜长庚。十月满足,何为不生。司命在门,太乙在庭。品命定等,万神咸听。九天上帝,赐与吉祥。注禄定算,速下命章。已生未生,早获生成。父甲母乙,男女利益。债负不牵,冤雠两释。解分胎结,驱却凶殃。救民产厄,子母昌荣。六丁六甲,火首金刚。霹雳吏兵,威剑神王。掷火万里,电扫八方。阳光阳光,与吾荡凶。顺雷者生,逆雷者亡。急急如律令。”

做完早课后,又来到了院子中,开始按照五雷指所述,踏罡步,掐指绝,念咒决,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套流程,双手掐诀,右手成剑指,运气指向旁边事先准备的木块,只见一道细小的雷光闪过,木头表面一点焦黑,要是打在人身上顶多感觉一点麻痒,不会造成伤害,谢平嘴角微抽。

略微恢复了内气,谢平继续练习五雷指,随着练习威力略微增加。

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了,谢平完成了一天的功课,五雷指威力已经能将木头劈碎了,但是每次发决都是消耗颇大,一身内气只能发出三指,并且踏步,掐诀,念咒比较麻烦,需要谢平勤加练习,减少消耗,简化流程。

练到大成后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那时能够念动即发,威力极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