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正旦39(1 / 2)

第二天早上朱厚熜就将内阁和六部尚书一起叫到养心殿,也没有过多寒暄,等诸人行过礼后就直接说到“诸卿都约束一下御史,将外朝弄得纷纷扬扬的,成何体统。再说既然内阁和朕都决定的颁发了圣旨,闹来闹去有何意义,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将大明建设的更加美好。”

群臣听后都表态回去后严厉约束御史,不叫他们再闹了,随后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就都出宫去了。

一场风暴就这样泯灭于无形之中了中。

………

再说谢平自从昨天见过朱厚熜后就开始准备都察院的资料了,白天来到翰林院也没有什么需要急切完成的工作,就来到书阁中找一些资料。

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明朝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等到了明中后期后除了都察院的上述专职御史外,还给一些在外巡抚地方的大员加官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等,以便巡抚地方,监察吏治等。

在谢平的记忆中明后期尤其是万历后期的御史都成了党争的急先锋,朝廷有什么风波,必然是风起都察院的御史,都是由一些御史上书弹劾,美其名曰风闻奏事,还不能处置御史,否则就是堵塞言路,亡国有日的那一些陈词滥调。

虽然现在的都察院还没有万历后期的那么烂,但也有了些许苗头,现在的御史盯着皇帝的多了,真正的俯下身去,纠察不法的少了,所谓风闻奏事的多了,纠劾百官的少了。

另外都察院还是三法司之一,朝廷有重大案件,都是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共同审理的,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司会审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了,虽说不是都察院一家的错,但毫无疑问都察院是不合格的。

既然有机会到都察院去任职,谢平还是想挣扎一下,整顿一下都察院的。如果能够将都察院的风起气扭转过来,在未来做一些事情时也是方便一些。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马上朝廷就要封笔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京中变得格外热闹,但就谢平自己在京,一个人过年,也不知道干些什么?

不过这些想法也就是偶尔空闲时想想,在过年期间谢平虽然已经在这个大明朝经过了很多次,但就自己过的还真没有几次,以前有家人帮忙准备,还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自己开开来,还真是累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