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青春的诗篇就从这里开始吧(上)(1 / 2)

“你离开我,走上你的路。

我想我应该为你悲伤,将你孤寂的影子安置在我心里,用一支黄金的歌。

但是啊,我的厄运,时光短促。

坐在角落里沉思而用诗篇写着你是我的整个天地,那才是甜美的;

怀抱着自己的悲伤而决心不让人家安慰,那才是勇敢的。”

青春的光辉总在悄然之间消失,无度的人生就如我一般低沉。

冷漠夹杂厌恶是对本我最好的诠释。

但生活的方方面面却使你必须变得很合群。

我讨厌合群。

我更爱寂静,也爱孤独。我享受一切的安静,不希望有人,不希望有任何人的打扰,包括父母。自己一个人呆呆地在那里发呆,听到的人声只有血液在耳蜗中的流动声,享受的而是轻微的风声,再吵也只是微风拂过树叶,林叶轻触的摩擦声。

一个人,什么也不用做,也不会担心自己会饿死……就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对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

只可惜社会本身是流动的,拥有这样的心境也是短暂的。

生活潮流涌动之下,你不得不与他人接触,为他人着想,即使是日本黑道老大也不能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何谈像我们这样的人。

我带着无感的情感保持两年,隐蔽着自己的存在感,让高中同学的回忆中不会有我这个人。

或许会孤独终老无所依,毕竟没人喜欢性格孤僻而且冷漠面对生活的我。

于是,另一个我出现了。

他是一个自由且自信的集合体。

广交良友——这是他的性格或者说是他的任务。

我们共同在这个叫做“洛轶”的身体里,我叫洛羽,在心里默默看着一切,他叫洛轶,在外面做着一切。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喜欢作为其他人青春的一个过客,好好地看着别人的成长,将它写成一个故事,留藏在心底,或者刻在石头上。

人不一定要物理上的活着,如果有人记住,那这个人依然是活着。

洛轶,但我更喜欢洛羽这个名字,另一个我就用洛轶来称呼他。我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如果要我们一起叙述往往会因为性格的不同导致这个故事让人无法理解。

青春的诗篇总会有起点,但往往诗篇的结尾常常被人铭记,青春的迟暮也值得记录。

而我作为一切故事的记录者,为一观察者,为一过客。

这篇诗该从何写起?咳咳,我也说不清。

………

想好了,我们的故事就从那里开始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