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印记(1 / 2)

元宵印记

中国农历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被定为元宵节。元就是盛大,宵就是夜晚。它又叫上元节,在道教中,它是天官赐福的日子。与之相类的,还有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地官赎罪的日子;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水官解厄的日子。在这个盛大的日子,大街小巷千家万户皆张灯结彩,为天官庆祝寿诞,故而又叫灯节。习俗上,元宵节大庆三日,正月十五为正节,十四已准备停当,并一直延续到十六。

这个习俗相传始于尊崇道家李耳的李唐王朝。既然攀上了高枝,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唐王们就不免装模作样地鼓吹一番道家的文化。正月是新一年的开始,祭祀天官,祈求赐福百姓,就很符合他们政治作秀的需求。祭祀需要盛大的仪式,朝廷重视,百姓参与,天上圆月,人间灯火,一片祥瑞之气、繁荣之貌。

这样的活动,无异是一场君主与臣民们普天同庆共同欢乐的日子。宵禁解除,大家难得心情松快。南宋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中,就精彩地描写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耀目的,首先就是烟火的燃放,就像春天似锦的繁花,让人应接不暇,又像是无数流星如雨点坠落,壮观至极。再就是骑着宝马、坐着精雕车子的达官贵人,为了欣赏美丽夜景,拥塞了道路。舞龙的、舞鱼的优人,彻夜长欢;吹箫歌唱的声音,盈于耳畔;还有觥筹交错的,更不知今夕是何夕。

人山人海,歌舞升平,灯火辉煌,好不热闹!蛾儿这好动且行动无规律的姑娘,肤色如雪白,身材如柳般婀娜,穿着金缕衣,戴着黄金钗,有说有笑地寻欢作乐去了,随她离去的还有她身上暗藏的香味。你焦急地在人群里找来找去,累了失望了都想要放弃了,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怪不得不好找呢,原来是到处的灯火让人眼花缭乱了。

元宵节,可谓是一个十分美好的节日。它既有皇帝的治国梦,也有百姓的人生梦;如此与众同乐与神同庆的节日,迅速漫延至全国。它的兴盛与衰败,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地方政绩的标杆:若是办得漂漂亮亮,可见管理者的精明和干练;反之,则是庸碌无能的表现。同样,一个家庭若是气氛浓烈,可知人家的富足和兴旺;若是黑灯瞎火寂静无声,那么多是主人精神萎靡不振或者生活困顿之故。

正月十四日,城中开始张灯结彩。形形色色的各种灯笼必先预备。系灯笼用红线绳、红布,以示喜庆。当然,天神降福,又怎可缺了烟花的陪衬?十五、十六之夜,天公作美时,圆月高悬;地上万家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群中,龙翻狮扑之舞,锣鼓喧天;烟花齐放,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烟花的绚丽,为万众所瞩目;如龙的谜灯之下,则是俊男靓女、文人骚客的最爱。

热闹的元宵,有小孩儿的身影、青年人的身影,也有老年人的身影。小孩儿们奔跑着、穿梭着,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一切新奇玩意都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若是咬着冰糖葫芦或者糖画,一定笑开了颜。青年人是人群的主流,缓缓行着,目光左顾右盼,追寻着靓点,心情不觉愉悦起来。老年人一辈子坎坷,见惯了兴衰,逢着佳节,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里,感叹着生活的美好。

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美酒佳肴庆祝?富贵达人,酒楼饭馆,山珍海味,杯盘罗列,好不畅快。寻常人家,一盘果点,仨俩小菜,数盏小杯,足见幸福。吃在家者,热闹在家;吃在外者,路上热闹。吃是肠胃的舒爽,看则是双目的愉悦,由外而内的极致享受,让我忆起了曾经过元宵节的一些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七八岁之时,村里大都是简陋的草房、瓦房,平台很少见,楼房更是罕见;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天黑之后,家家户户的窗前才透露出微弱的煤油灯光。穿戴着一身棉的我们,忘记了夜风的寒冷,手握着提起灯笼的小木棍,兴奋地在街里游逛着。灯笼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塑料做的,一种是纸做的。塑料做的灯笼,一律是红颜色的,圆球中国结状、鱼形的较多。纸做的灯笼,一般都是宝塔形,可以折叠,浅红色、淡黄色的居多,印上了仙女、兰草、小兔之类的图案,既便宜又美观。塑料灯笼一般较贵些,大概三五块的样子,可以连续用上好几个年头;而纸灯笼好像才几毛钱,由于在保管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老鼠咬烂咬碎,所以基本上需要一年一换。塑料灯笼,底座可以拧下来,粘上点着的蜡烛之后再拧上去;纸做的灯笼,不用时上下折叠着,底座是一块粘接牢靠的硬纸板,只需要一压一伸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点蜡换蜡的过程。蜡烛用的是细小的红蜡,比铅笔还要略细,大概五公分左右长短,当时一毛钱就可以买上几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