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出发93(1 / 2)

  回来后,江宁继续收拾行李。他发现自己连个合适的行李包都没有,这么多东西总不能真拿麻袋装吧。书包装不了太多东西。

  想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做个包。就是那种最简单的双肩包,用旧衣裳旧床单拼接而成。

  他还画好了简图,向陈大娘打听大队里谁有缝纫机,陈大娘说道:“你把东西给我,我让我妹妹帮你做。”

  江宁再三道谢。

  江宁一边收拾行李,一边等着大哥二哥的汇款单,又过了几天,江安的汇款单终于来了,还有一封挂号信。他只寄了100块,信中说让江宁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分,他们的日子也很艰难,他们可是亲兄弟,要多体谅一下他们。

  二哥的汇款单稍后寄到,更少,才80块。二哥在信中争辩说,要真论谁该下乡,那肯定得是大哥。当时让江宁下乡是大哥和父母商量后决定的,跟他没有关系,但他看在兄弟情分上,一咬牙一跺脚,硬是从牙缝里抠出来80块钱寄给他,只此一次,以后再也没有了。另外,他劝江宁千万不要回来,家里没有他住的地方。

  江宁的要价是每人200,大哥寄了100,二哥寄了80,对方等于对半砍价。算了,好歹是要到钱了,够他花好一阵子了,暂时放过他们,薅羊毛也不能往死里薅,割韭菜不能伤到根,他可是纯正的无产阶级,不是贪得无厌的资本家。

  陈大娘把包袱送了过来,江宁一看这拼接而成的简易双肩包,朴素结实又大气,关键是能装,背在身上挺有范儿的,属于阿富汗风格。

  背在肩上,能解放双手,他背一大包东西,再手提两个,重要东西放在军挎包里,应该可以了。

  陈大娘说道:“你这个书包挺方便的,你姨说,她想给她孙子做个书包。就用你这种样式的,行吗?”

  江宁笑道:“当然可以,随便她做。”

  江宁十分感谢陈大娘的妹妹,决定从燕都回来也给她带个小礼物。

  接下来的两天,江宁主要在研究空间收纳技术,怎样用最小的空间装更多的东西。

  老胡有空也在旁边递东西帮忙。

  他感慨道:“你这一走,我心里空落落的,咱们还没分开过呢。”

  江宁正色道:“别这样说,容易引起误会。”

  老胡笑了笑,又说:“你可要小心些,有些事情尽力即可,不可强求。你知道的,城市比乡下乱多了。风暴就是从那儿开始的。”

  江宁点头:“你放心,我会小心的。我这人比较惜命。”

  老胡还是不放心,又补充一句:“把领袖的书带上,随身带着,关键时刻有用。”

  江宁说:“行,我抽空把它背完。”

  收拾行李时,江宁又犯了难,什么都想带,但空间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只能舍弃。大枣要带,本地的大枣好,能补血益气,对病人有好处。另外木耳香菇之类的也要带上,再就是中草药。剩下的各种豆子,江宁也每样装点。他的随身衣物只带了两套换洗。哪怕是再三压缩,江宁还是一共收拾了三个大包袱,背包半人多高,两个手提麻袋,江宁自己改的,带提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