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要过年了(1 / 2)

  叔本华说,闲暇是人生的精华。说得真好,人只有闲下来,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味,才能发掘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可是过度的忙碌同样会让人心死。看“忙”字的构成,就是心和亡,心的死亡。

  冬天是最难得的闲暇时光,江宁十分珍惜。每天安排得很好。

  晚上九点睡,早上6点起,起来也不必急着下炕,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撸猫唤狗。

  赖到七点多,慢悠悠起床,煮碗面条或是煮碗馄饨,吃完早餐,全身热乎乎的,趁着精神头好,记性佳,读几页需要费脑的有营养的书。因为手头的书不多,江宁主要研读《马克思文集》和领袖文集。导师不愧是导师,经典永流传,资本永不眠。

  看一小时书,江宁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景色,做一套眼保健操。跟猫和狗子玩一会儿,活动一下身体,再做做家务,算是锻炼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该做午饭了。

  午饭看心情,随意做。在有限的食材中发挥无限的创意。炖个菜,煮个汤,烙几张饼,全看当时想吃什么。

  吃完午饭,午睡半小时,养养精神。下午看看书,写两封信。

  每个月,江宁都回几封信,姑姑的,堂姐的,林木的。他跟林木的感情日益变好,两人是同龄又同是下乡知青,同样的处境,相似的苦闷,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江宁觉得林木这人还行,比他爸林晨单纯仗义,还没沾上中年男人的油腻和市侩,又比自己的两个哥哥有人味,当个一般的朋友也是可以的。

  林木今年没能回去探亲,颇有些失落。他说他明年一定要争取到探亲假,还问江宁明年要不要回去?要是回去,他们就可以见面了。

  江宁能回也不回,回去干吗?

  江宁先回林木的信,再回姑姑的。

  姑姑也问过探亲假的事,她在信中说,她和姑父的情况略有好转,家里住得宽敞,如果江宁回家不方便,可以去他们家。他的房间一直留着没动。

  江宁回忆了一下,原主小时候寒暑假经常被姑姑接过去住。他印象中,好像有一次姑姑忍无可忍父母的偏心和忽视,跟他爸妈发生了争执,甚至动了要收养他的心思。虽然姑姑也有两个孩子,但姑父工资高,养得起三个孩子。

  江爸江妈心动了,奶奶也同意了。但最后关头,两个哥哥坚决不同意,大吵大闹,连寻死觅活都用上了。说爸妈好好的,却把孩子送给别人养,人家会怎么看他们?又怎么看他们兄弟?转过头来还骂江宁嫌贫爱富,白眼狼。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再后来,运动兴起,姑父处境一落千丈,再也没人提起这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两个哥哥就是妒忌和不甘,生怕弟弟过得比他们好。

  江宁真是无言以对。做为一个有弟妹和堂兄弟姐妹的人,江宁是知道某些兄弟姐妹之间的各种小心思的,基本来说,就是嫌你穷又怕你富。你可以过得好,但绝不能比他们好。

  好在,江平江安离他都很远,暂时不用跟他们打交道。江宁想想都觉得心情愉快。

  想起姑姑对原身和自己的好,江宁忍不住把信写长些,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写的多是自己的生活琐事趣事,还写了村中发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有时光写还不够,他直接上手画,把幸福逍遥平和都画了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