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风起32(1 / 2)

  江宁思索片刻,他看得出来,陈大山不想办幼儿园,怕麻烦,图省事。但他还是想争一下:

  “陈伯,从大的方面来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时候越用心,长大越茁壮。对国家对社会有好处;

  从家庭角度说,要是办了幼儿园,就能把陈大娘,陈嫂子这样的妇女劳动力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一部分,对咱们大队有好处;

  再者就是从政绩上来说,别的大队没办幼儿园,咱们村办了,这就是树立时代新风,走在同行前面。你面上也好看。”

  江宁说得有理有据,陈大山果然动心了。他这次没再推托,看了江宁一眼,说道:“我再想想吧。”

  建议已经提完,至于领导怎么决定,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江宁放下这件事,回到家里继续拾掇自己的小屋。

  新家缺的东西太多了,但这年头买家具不容易,何况江宁现在也没钱。

  一切都只能自己动手,他动手能力强,又爱琢磨,关键是工具不凑手,又没钱买。江宁便学着别人,去借。

  按他以前的性子,断不会去借东西,主要是不好意思,也不想欠人家人情。

  现在嘛,他已经慢慢适应了。在乡下生活,不欠一点人情不太现实。大家都是这样,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把,互相麻烦,有来有往。人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江宁借了刨木头的袍子和锤子,又买了一把铁钉,一下班就开始敲敲打打。各种实用又好看的小物件一件件地做出来。

  木勺,木铲,木盘,还弄了几个好看的竹筒当笔筒。

  江宁还给江潮做了两个好看的木碗,给陈大娘的孙子孙女也做了一,三个孩子都十分喜欢。

  天气恢复正常后,江宁他们吃水不成问题了,旁边山岩上的泉眼也变大了。泉眼离他们直线距离不远,但要挑水就得绕远路。

  江宁懒得每天挑水,干脆砍了几根竹子,把竹节打通,当作水管,直接把泉水接到自己家里。他甚至还做了个简易的开关,需要用水时,打开开关,不需要时就关上。

  吃水浇地都十分方便,老胡是赞不绝口。

  过了几天,江宁又收到了两封信和一个包裹。

  其中一封信和包裹是姑姑寄来的,另一封寄信人叫江平,是原身的二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