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明贬暗升,裴青梧下扬州(1 / 2)

敛起思绪,裴青梧立刻领了密诏,离开大理寺,策马朝皇宫飞奔而去。

大明宫,紫宸殿。

一位身着华丽金袍,瞧着不怒自威的中年妇人,此时正端坐玉案之前,手执朱笔,批阅奏章。

是了,此人正是武后。

一位宦官匆匆地走进来,低声开口:“殿下,裴中郎将来了。”

武后动作微微一顿,复又起。

“宣。”

宦官微微躬身离开,不多时裴青梧便入内,恭敬地朝上座之人行礼:“微臣裴青梧,拜见殿下。”

“免。”武后缓缓放下朱笔,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裴卿这忙活了数日,刺客案查清了,却苦了那些查贪污案的人。”

裴青梧心头一凛。

坏了,果然是来问罪的。

她叉手行礼:“微臣愿率人前去扬州调查贪污案将功补过,还请殿下恕罪。”

“自吾执政以来,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心有不满。陈尚提前入京,秘密入宫觐见,告诉了吾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裴卿可知为何?”

“微臣愿闻其详。”裴青梧垂眸。

“贪污案初始,几乎半个扬州士族出身的官吏皆有所察觉,却知情不报。其一是震慑于司仓身后的百年郡望,其二,便是这司仓背后支持者,并不只有他的父族。”武后拨弄着茶盖,

“陈尚行至半途,忽然遇到一伙人刺杀,刺客透漏此事,他仓皇之中逃回长安。而据他所报,那伙人所习武功,完全足够将他追上并截杀。”

裴青梧心头一动。

可是那些人却放过了陈尚,并顺利让他入京。

也就是说,这些刺客背后的人,甚至可能是贪污案背后的人,在故意透过陈尚,把消息传递给武后。

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在太岁头上蹦迪,挑衅的很啊。

那么问题来了,武后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为什么陈尚还要继续潜伏平康坊,他身上新出现的告密信又是什么?

还是说,武后已经舍弃了陈尚,想用他之死钓出大鱼?

念及此,裴青梧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武后,却发现武后正笑眯眯看着自己,又连忙低下头。

“外藩朝长安,大食会扬州。第一东南大都,确实是个好地方。”武后缓缓放下茶盏,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威严的目光里似乎带着几分慈祥,

“裴卿既想下扬州,那便去吧,不过这身份么,须得换上一换。”

她话音落下,便有一个宦官入内,拿出帛书,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

“左千牛卫中郎将裴青梧听旨。”

裴青梧立刻面朝帛书。

“吾理政,闻左千牛卫中郎将裴青梧懈怠不工,至告密者陈尚身死平康坊,而告密信不知所踪。今略施小惩,扣其俸禄半载,降为从五品上扬州长史,赐铜鱼符。圣旨乃至,着其即刻整装赴任,不得延误。”

“微臣裴青梧,叩谢圣人恩典!”裴青梧心头一动,拜过后双手接了圣旨。

“嗯。那王家的小公子,也是个倒霉的,被李不修抓了去。你再带给他一道圣旨,免得这孩子被问罪了,日后琅琊王氏子弟对吾有所不满。”

“喏。”

裴青梧带着两道圣旨离开,旁边的宦官看向武后,悄声问:“殿下,您分明看重这裴家娘子,为何将她贬出长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