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皇帝要封我个官做(1 / 2)

刘亦然走进大殿,只见龙椅上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的青年,宋仁宗赵祯此时才33岁,正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年龄。

“小民刘亦然,参见皇帝陛下。”

刘亦然说完,左右看了看,旁边站着范仲淹和包拯,他们都戴着直脚幞头官帽,就是帽子上长着两个翅膀,传说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在朝堂上交头接耳,才发明了此帽子。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刘亦然看他们二人的时候,两人都目不斜视的朝着皇帝龙椅的方向。

老范、老包啊,给我提个醒啊,我不需要行跪拜礼吧?哪怕给我使个眼神也好啊,还是作拱手礼就可以了啊,我刘亦然长那么大可没学过跪拜礼,也没跪拜过啊。

既然你们都装作没看见,那我就用拱手礼了,顶多说我不懂礼节,书上说这宋仁宗乃是宽厚之人,想必也不会怪我。于是刘亦然朝向宋仁宗行个拱手礼。

赵祯一直注视着刘亦然,见刘亦然长的身高七尺、眉清目秀;参见自己时不亢不卑,好感顿生。

“平身,听说刘公子是妙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刘亦然一听赵祯果真没有在意,一个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多谢陛下盛赞,我就是一凡夫俗子,今日有幸参见陛下,此生死已无憾了。”

“哈哈,刘公子说话我喜欢,不过以后相见的机会恐怕多着呢。”

刘亦然心想:这话何意,难道要我在这宫中任职不可,我可不想做太监啊,我还想着结婚生子呢,这样一想身上都要冒冷汗了。

“听说公子见过万里之外的美丽国人?”

“是的,陛下,小民有幸和他们有一面之缘。”

“哦,那他们面相如何,身高几许?”

“他们肤色比我大宋百姓有些稍白,有些却黑如煤炭,有金发碧眼,亦有卷发童颜,个头一般偏高,其他与我等无异。”

“听说他们已造出能载人飞行的孔明灯?还有那可以计时的宝物?”

刘亦然想终于进入正题了,这才是召见自己的真正原因吧!

“是的陛下,想必那能计时的宝贝,您已经见过了,工艺是如何精湛,小民亲眼见过那可以载人的孔明灯,如飞鸟一般翱翔在天空,日行万里如天人下凡......”

“日行万里,那岂不是到西夏,北辽之境一日即可。”

“是的,陛下,此物或做侦查,或作偷袭,入敌境如自家后院......”

“真乃国之利器啊!没想到这美丽国有如此能人。”

“其实,这些宝物最初都是出自我们中原?只是被他们窃取,然后加以改进罢了。”

“哦,怎么说?”

刘亦然便把孔明灯是三国时代孔明所发明的故事,说给赵祯听,这历史赵祯当然知道;然后又给他讲解钟表的历史,东汉公元78年-139年,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正是以此基础才做出这可以计时的宝贝......

“真没想到,刘公子不但器乐精通,对这万物构造也甚熟悉,而且能通古论今,这可比我那胄案强多了。朕打算让你负责孔明灯等宝物制造的事务,你可愿意?”

刘亦然懵逼了,啥意思,皇帝要封我个官做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