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大王病重46(1 / 2)

“就是一碗面,没啥稀奇的?”

易月婷赶紧对曹佾解释一番。

“我听说刘夫人就是因为一碗面和刘都承旨相识,可否正是这羊汤烩面?”

刘忠看曹佾如此的问,便回答道:“不瞒国舅,忠最爱吃的面正是这羊汤烩面。”

“那打猎之事先缓缓,我也尝尝这羊汤烩面,刘夫人赶紧安排吧。”

曹佾说完,直接寻座坐了下来,易月婷赶紧跑去厨房。

“不错,真不错,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了。”

数匹骏马行驶在东京东郊之外的树林里。

“舅舅,这哪来的野猪、野鸡,到处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着。

“你不看那些脚印吗?那都是它们出来觅食的时候留下的。”

这时,一只鸽子落在了一个柏树枝上,只见曹佾从箭套中取出一支箭来,弯弓射去,那飞鸽应声落下。

刘忠看着曹佾竖起了大拇指,“国舅的箭术当真是名不虚传。”

曹佾随行的扈从,赶紧跑上前去,把那只鸽子捡了起来。众人准备接着前行,那名随从却匆匆的跑向曹佾,“太尉,这是只信鸽。”

随从把鸽子腿上的信解了下来,递给了曹佾。曹佾铺开卷着的信卷,只见上面写着:火药作预搬迁东京郊外吴家庄,火药威力甚大,如若成功,恐我大辽及夏危矣,当联合夏速做准备。

曹佾看完,把信卷递给了刘忠,刘忠身兼皇城司副使,刺探军情,守卫宫禁,是他份内事。

刘忠看后说:“看来这次打猎活动要到此结束了。纯仁和十三哥,你们继续打猎,我和国舅有公干。”

范纯仁说:“兄长去忙便是,吾和十三哥自行玩耍。”

大宋左承德门内杨景宗的签押房,杨景宗和刘忠在探讨这个信卷的出处。

“这贼人能知道我们准备把火药作安排在东京郊外吴家庄,说明已经买通了朝中重臣,那日在垂拱殿内,我向官家提议将火药作搬迁时,只有两府、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的主要官吏。我们便从这些人查起。”

这些人虽然只有十数人,但是真正查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刘忠都羡慕起明代朱元璋的锦衣卫,大臣家里的一顿便宴,大明的锦衣卫都能探得,而自己手里的皇城司给自己提供的信息真的是太少。反而自己在家里的情况,都能传到赵祯的耳朵里。

“兄长拿着这信卷去宫内找王加恩,让他把这些大臣的奏折和这个信卷做下对比。”

“好的,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分头行事,杨景宗去找王加恩,而刘忠也进宫把事情汇报给赵祯。

“这种大宋的蛀虫,要严惩。”

赵祯一句话便给这次细作事件定了性。

大宋庆历三年的大年三十,刘府内外一片喜庆洋洋。这是刘忠来到北宋过的第一个新年,自然要过的隆重些。刘忠让人买来红纸写了对联,挂上大红灯笼,并从军器监拿来些土火药制作的炮仗,让白千钧点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