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宋的柱石39(1 / 2)

漫天遍野的热气球朝着北辽的方向飘去。

大宋福宁殿内

安排在热气球大队的细作向赵祯汇报着这次细作驾驶热气器逃路事件,赵祯在福宁殿里走来走去。

“热气球大队竟然出现细作。”

“王加恩,速传两府大臣来福宁殿。”

赵祯继位以来,深夜传两府辅臣来皇宫议事,此为首次,上两年宋夏三场大战时,两府大臣都未曾夜宣进宫。

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被夜诏进宫,便知道出了大事,全部弃轿换马,向宫中赶去。

范仲淹抬头见数只孔明灯在空中朝着北方飘浮,心中暗道:难道北辽进犯我大宋不成。前几日刘忠在朝中讲述,北辽之地因天气奇冷,这场大雪把北辽牛羊马匹冻死数万。北辽为了解决来年的饥荒,发兵攻宋也是不稀奇的事,然去年已增加了岁币,而且大宋的热气球大队已具备了战斗力,恐怕这北辽也占不到便宜。

杜衍、富弼皆有同种心思,众人来到福宁殿,听皇城司干吏把事情叙述后,大惊失色,北辽细作驾热气球潜逃,倘若这热气球被北辽仿造了去,那大宋以后岂不经常被辽骚扰;另外那么多热气球飞往北地,必引起北辽军队注意,万一惊动了北辽军,继续陈兵宋辽边境,那岂不是宋辽又要发生纷争。

另刘忠私自出兵追北辽细作,已经犯了朝廷法度,无论成败都将受到御史的弹劾,成功后还好些,万一失败,激怒了北辽,引发了宋辽纠纷,便成了大宋的罪人,最好的结果是拦截那细作在大宋境内。

在飘向北辽的热气球上,刘忠已被冻的哆哆嗦嗦,虽然身着羊毛大氅、狐狸毛围巾、牛皮长靴,可高处不胜寒。他看着那名驾驶热气球的操作手,“听说杨清志去西夏皇宫刺杀李元昊也是你做这舵手?”

“是的,刘副使,那次小人好几次都差点被那西夏泼喜军的石头砸中,有一块石头从我的脸部划过,现在还有一道疤痕。”

这名驾驶热气球的汉子叫樊季武,二十五六的年纪,冀州人士,原先是皇城司亲从官,被刘忠挑出做了头批热气球队员,现在任热气球大队二小队的队首,热气球大队因规模扩大被划分了五个小队。

“说起那两名逃跑的细作,我还给他授过课,本是个好苗子,没曾想是敌国细作,真是遗憾。也不知道户部和殿前司是如何审核的,这细作都能被收入禁军。”

“是有问题?等把这次细作事件处理完后,我让皇城司详查。”

刘忠拿着望远镜仔细的搜索细作那两名热气球的动向,据他了解那两名细作参加飞行培训还不久,驾驶水平还不是很高。再加上他们驾驶热气球时,那气球并未补足油料,而且一人驾驶一个,在这黑漆麻黑的夜里,很容易迷失方向,稍有不慎因燃料不够就飞不出大宋的疆域。

当时为了对每个气球做区分,并责任到人,刘忠让每个热气球上都标注了编号,所以这是唯一能识别是不是这两位细作所驾驶热气球的特征。

在这黑夜,稍微有点光亮都能吸引刘忠的注意,到了大名府的地界,刘忠看见两个像星星一般的光亮。

“朝着那两个光点追上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