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桓与刘协的死循环(1 / 2)

正月的风吹起了礼服的衣袖,宽宽大大的袖子并没有体现出人们穿衣的原始意义。花纹象征着神灵,玉石装饰是权利的象征。

五色土堆积成的高台上,曹文桓正穿着这对本人来说毫无意义的形式上的祭天服,代替刘协举行一些子所不语的封建迷信仪式。皇帝是一个象征,他不是一个实体存在的人类。现在,被称为皇帝的那个真实存在的人类被叫做曹丕,也就是刘协所认识的曹文桓。

“皇帝臣丕……”

……

“……有魏世享。”

背诵着曾经原创的祭天文,穿着和曾经穿过的一样的天子大礼服,按照约定履行了“不改变历史,一起回到两千一零年代”的承诺。曹文桓是曹丕,此时此刻此地此身,仅此而已。刘协还是原来的样子,初中分别那时的样子。少年跨过了不该逾越的一步,就这样陷入了无尽重生的苦难之中。

桓桓一直很好的,如果是曹文桓,那么曹丕也是很好的。

仪式顺利结束了。刘协和曹文桓中途分别,各自在随从的扈拥下各回各宫。王不见王大概就是这样吧。两位皇帝一直都很好,可惜没有机会可以和对方说上话,就算是公开场合的惯例问候,也很难亲自表达一些什么。

自古立一帝,废一帝。如果是稍后一些的时代,废帝是会被赐死的。刘协从来就不担心这个。是原来的曹丕的时候,刘协禅位以后也不曾被废,自然无虞。说起寿命,曹丕比他年轻一些,然而离世也早了许多年。只在位七年也不算长,但这七年的善政胜过二十多年的动乱。

“辨材须待七年期”,刘协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当“汉献帝”了,只知道保留记忆的重生这是第七轮了。

第一次当汉献帝的时候,虽然是自愿的,然而失去原来的地位总是有些失落,对于曹丕恨更多一些。

第二次当汉献帝的时候,只是嫉妒曹丕的才能,嫉妒到没事就造谣诽谤他。

第三次当汉献帝的时候,恶意已经淡了些,说起来有些羡慕。

第四次当汉献帝的时候,他试图和曹丕私下交流,然而私奔为果反倒差点让曹丕背了个诱杀汉朝皇帝的罪名。

第五次当汉献帝的时候,是从千年以上的后世穿越过来的,在后世,他和曹丕的转世曹文桓是同学,如果是曹文桓,那么好好相处吧。

第六次当汉献帝的时候,刘协决定利用以往的记忆“未卜先知”,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让曹丕当皇帝的准备,减少了一些流言蜚语。

第七次当汉献帝,就是现在,曹丕是桓桓,为了他特意回到东汉末年来当曹丕的曹文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