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教训荣勇14(1 / 2)

天桥上,晚风凉爽。

苏谨文收放在栏杆上,看着湖两侧的行人:“你快开学了吧。”

江乐道:“是啊,还有七天。”

苏谨文笑了:“以后要是没你的小摊的话,我会想念的。”

江乐耸肩:“那你可以高价请我回来。当然,交通费什么的各种费用你都得自掏腰包。”

“如果我有当然可以花钱了。但我偏偏没有啊,可惜。”

江乐眼睛咕噜一转,忽然想到一个梗:

“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有两百万愿意分给朋友一半,有两千块却不愿意这么做吗?”

“这是个脑筋急转弯吗?真有意思。”

“你也可以理解为笑话或者常识。”

“难道是因为他真有两千块?”

“对咯!你很聪明嘛哈哈”

两人嘻嘻哈哈地聊了一会。

话题终于还是转移到了荣勇身上。

苏谨文:“话说,你想怎么对付那傻小子,你们似乎是同学吧。没想到他竟然想着摔你的饭碗。”

江乐将一块石头丢到了河里,扑通一声,水花过后是圈圈涟漪:“是啊。同学同学,其实也就是一同学习的人。本来大家个性就各不相同,能合得来最好,合不来关系未必比陌生人好。”

苏谨文:“你们怎么结下的梁子?”

似乎是某种奇怪的缘分,苏谨文第一次见江乐,就觉得他们能成为朋友。也许是气场、磁场很合的缘故,或者可以归咎为玄学。

“他先惹我的。以为我是软柿子,可惜看错人了。他想装逼,我也不配合他。自然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你倒是实在。不过,得罪你,绝对是他做过的最差的决定。实力不行,居然眼光也差。”

江乐又丢了一个石头出去,这回石头更大,水花也更大。

耳畔悠悠蝉鸣。

气温也恰到好处。

要是时间再慢点就好了。

可惜人终究要长大的。

“事实是,实力差和没眼光往往结伴同行。”江乐伸展身体,舒缓一下疲劳的神经,道:

“你呢?有想做点什么吗?”

“想做点小生意了。以前无所事事,总在等待某些人回来,但是这么多年了,要回来早回来了。不该妄想,不该强求别人,也该放过自己。”他望着远处的货轮,微微笑着。

以前,他想过无数次至亲之人突然回来给自己惊喜的场景,幻想到最后,从充满希望到崩溃大哭。

他是被抛弃的孩子。

江乐知道他的事情。

小镇上任何八卦散播的速度都超乎想象,本来地方就这么大点,各家也基本都认识,大妈虽然走路不利索一张嘴皮子却厉害得很。在没有现代通信软件的今天,总能十分高效地传递各种消息。

苏谨文的爸爸和妈妈都抛弃他了。

大概在他十岁那年,爸爸和妈妈多一走了之,再也没有回来。

据说他妈妈是未婚先孕,婚后不知为何时常吵架,后来就有一次争吵过后就离婚了。两夫妻很没责任心,丢下孩子就跑了。爸爸每年会按时给他妈打钱回家,却再也没有回去看过孩子。

根据传闻,爸爸和妈妈都有了新家庭。

这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这种现象很少见。因为夫妻不管感情多么不好,总有一个会带孩子。通常情况是心软的母亲带孩子。

但是没想到,竟然两个人都单飞了。孩子不管了。

虽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但还是让人震惊。

江乐同情他,但是他还没有强大到能改变别人命运的地步。而且经历了那么多事,也知道不能妄加干涉,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江乐道:“乐观点啦。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

“是啊,看到你摆摊,我看到了这种可能。小毛孩都能挑战自己,做点新鲜事,我老是想着陈年旧事也没意思。”

江乐自动忽略了小毛孩的称呼,道:“哈哈,其实不算是我的原因,是你自己。应该是你心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只是一个契机。”

天桥上,晚风凉爽。

苏谨文收放在栏杆上,看着湖两侧的行人:“你快开学了吧。”

江乐道:“是啊,还有七天。”

苏谨文笑了:“以后要是没你的小摊的话,我会想念的。”

江乐耸肩:“那你可以高价请我回来。当然,交通费什么的各种费用你都得自掏腰包。”

“如果我有当然可以花钱了。但我偏偏没有啊,可惜。”

江乐眼睛咕噜一转,忽然想到一个梗:

“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有两百万愿意分给朋友一半,有两千块却不愿意这么做吗?”

“这是个脑筋急转弯吗?真有意思。”

“你也可以理解为笑话或者常识。”

“难道是因为他真有两千块?”

“对咯!你很聪明嘛哈哈”

两人嘻嘻哈哈地聊了一会。

话题终于还是转移到了荣勇身上。

苏谨文:“话说,你想怎么对付那傻小子,你们似乎是同学吧。没想到他竟然想着摔你的饭碗。”

江乐将一块石头丢到了河里,扑通一声,水花过后是圈圈涟漪:“是啊。同学同学,其实也就是一同学习的人。本来大家个性就各不相同,能合得来最好,合不来关系未必比陌生人好。”

苏谨文:“你们怎么结下的梁子?”

似乎是某种奇怪的缘分,苏谨文第一次见江乐,就觉得他们能成为朋友。也许是气场、磁场很合的缘故,或者可以归咎为玄学。

“他先惹我的。以为我是软柿子,可惜看错人了。他想装逼,我也不配合他。自然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你倒是实在。不过,得罪你,绝对是他做过的最差的决定。实力不行,居然眼光也差。”

江乐又丢了一个石头出去,这回石头更大,水花也更大。

耳畔悠悠蝉鸣。

气温也恰到好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