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习惯的理所当然(1 / 2)

经过一天的折腾,终归老公跟婆婆还是认为她大惊小怪了,觉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这一天里经历的种种,张静也只字未提。

好吧!其实是根本没有关心,就算她想说,也没有机会,恐怕这才是事实。

日子过的,像是原本就这么理所当然一样,似乎他们之间,除了孩子就不再有任何波澜,其实这不是张静想要的生活,或者说这样的生活跟张静最初对生活的憧憬相差甚远。

她感觉到了不对,可是又说不出什么,觉得这个家像个磨盘,使劲推它,它就挪动挪动,不推,它就不动,每一次好像都要耗费张静半身的精力,有时候真是精疲力尽。

这个时候张静才渐渐感觉到,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门当户对”是多么重要,首先不说经济方面,就思想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如果两家人离得远了,差别真是太大太大了。

虽然说张静从小的家庭环境也并不是很优越,但是父母在村里都是顶要强的人,像凤凰自行车,磁带录音机机,黑白电视剧,他们小时候兴的那些顶‘洋气’的大物件,张静家可是一件没拉下。在张静的记忆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油坊、钢筋厂什么都干过,还有后来母亲说的张静有记忆之前的豆腐坊之类的,另外父亲还是个很好的木匠,家里的桌椅板凳,修修补补的事情从来不用请让帮忙,后来还买了村里的第一辆拖拉机,用现在的词说,站在上面兜风,真的老拉风,老拉风了。

从小张静就是这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用哥哥姐姐的话说,张静运气最好,是吃白馍长大的,因为她小时候,母亲做的窝窝头就开始用来喂鸡鸭鹅了,如此说来,张静不是运气好,是赶上好时候了。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如此,简单的生活却过的充满了烟火气,大人们盼一年有个好收成,孩子们盼过年时候的新衣和大锅煮白肉,记得母亲每年都蒸花糕,她跟姐姐就总是偷偷去扣上面的大红枣,还总是以为母亲发现不了,因为母亲从来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吵过她们,还总是在赶年集的时候给她们买小烟花和小红蜡烛,还有灯笼,可以说,在张静的童年记忆里,除了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生活还是很充盈和快乐的,真的是回忆起来可以治愈一生的那种,在脑子里想起来,就像一部年代久远的电影。

而今独立生活的张静,却常常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跟婆婆家距离不是几百上千里,可还是有很多习惯不一样。

比如看见长辈或者家里有客人来了要打招呼,看见大人拿东西或者在干活要接过来抢着干,大人不上桌不能动筷子,饭桌上不能扒拉菜盘子,更不能把菜盘子拉到自己跟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