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月端午(1 / 2)

交待好了第二天的工作,张静带着孩子就跟着姐姐一起回家了。

她说姐夫是个离开车就不走路的人,就算三步路也是要开车的,所以她们开了张静家的车。

然而车子开得并不稳当,还没上高速,儿子已经吐的哇哇的,而且一直闹,张静自己带着孩子从来没有这样过,那一天真的是很闹心。

“你们家车子怎么走这么慢啊!”

“这个档位怎么这样啊!”

“车灯怎么还要手动打开呢!”

她们一边走,张静一边听了姐姐一路的牢骚,张静知道,她是在拿他们家刚换的‘宝马’跟自己的‘大众’比呢!那自然是比不过的啊!怎么好放在一起比呢!所以这一路,张静都没有答话,也不知道怎么接话,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思都有。

好在回家的路并不算远,很快就到家了,张静只要想到早早站在门口笑脸相迎的母亲,心里就满满的温馨,从小到大,母亲就像自己的定海神针一样,任凭你心里海阔天空,任凭你心里波涛汹涌,只要回到家,看到母亲,张静就变得踏实,这种安全感是任何人也给不了的,不过母亲从来不知道,她一直活在自己不识几个字,父亲因此总是小瞧她、嫌弃她的这种局促不安里,而且这样一活就是一辈子,任劳任怨的那种,好像在张静的记忆力,父亲母亲从来从来没有过那种两个人在一起很和谐的画面,一次都没有,是真的没有。

“姥姥,我们回来了!”

打开车门,跳下车,这句话永远是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然后就是满院子里撒欢的身影,那种距离产生的美,也能让一脸严肃父亲忍耐一会孩子们的闹腾,他虽然从不像母亲一样笑脸相迎,至少半天是不会烦的。

像那种,为什么进门都不喊爸,为什么回家都不找姥爷,这样的话,有些年不再说了,想必是他心里也大概知道因为什么,或者是他如今根本不屑再知道为什么了,反正永远也不会有人清楚,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真正在意什么,又为什么而烦恼,只要进了家门他的脸从小到大没变过,张静他们兄妹三人是从来不敢逾越的,他们打心里怵他,是真的怵那种,因为他们家是从来不苟言笑的,从来不,一点都不夸张,他们家的氛围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母亲照例还是会准备各种好吃的,她从来都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完全不像她自己嫌弃自己的那样,她的一切情感从来没有因为她的不识文断字而延迟,或者缺席过,她从不埋怨,也不抱怨,更不虚张,不造作,从小到大,她反而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心灵手巧的她,从来没有因为岁月的不堪而让他们兄妹三人吃过生冷不可口的饭菜,或者穿过不得体的衣服,无论再怎么生气,她甚至都没说过一句很恶毒很难听的话。

“张媛,过来给我帮帮忙!”

对,姐姐叫张媛,母亲知道张静孩子小,腾不出手来帮忙,所以才叫了她。

“来啦!来啦!”

回到家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家话,他们家是河南的,具体来说应该是HEN省的东北角,可能从中国地图上都看不清,这个地方三面临着山东,据说上个世纪,这个地方就是属于山东的,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又划分到河南了,反正张静从一生下来,从记事起,自己就是HEN省人了。

原来母亲又在做她们最喜欢的羊肉水汆丸子,她们从小吃到大的味道,甚至小时候她们去姥姥家也是,对于她们来说,这就是妈妈的味道了。

“来,我抱着孩子,你们先吃。”

母亲在厨房里忙忙碌碌了半天,准备好了午饭,就走到院子里去接张静手里的孩子,这个世界大概只有做母亲的人才会知道,带孩子的人时常连一顿可口的热乎饭菜也吃不到吧!

“不用了,妈,咱们一起吃,孩子们,喊姥爷吃饭了。”

无论如何,规矩还是要有的,她们每次都是让孩子们去喊姥爷吃饭。

“姥爷,吃饭了!”

其实就是院里院外,门里门外的,根本没有距离,但是像这样,话传来传去才显得热闹,家里才有人气,平常百姓家,这应该就是最接地气的烟火气了吧!

“舅舅,舅舅!”

还没走到厨房门口的孩子们,转脸看见了走进大门的舅舅,兴高采烈的迎了上去。

“哈哈!你们都来了,真热闹,走走走,进屋吃饭。”

张静的大哥叫张闯,跟她相差十岁,跟姐姐相差八岁,平时在县城里住,一直做着烟酒生意,对他来说,与其说是家,不如说家就是仓库,他回家一般都是来拉货的,所以家里虽然院子大,房间多,但是角角落落都是货,这么多年,父母主要就是他看家护院的帮手。这次应该是知道她们回来了,所以踩着点回家吃饭来了,因为门市不能随随便便关门,所以一般情况下,嫂子回来的时候不多,越是节假日,他们越忙。

“回来的刚好,吃饭吧!”

母亲看见儿子回来更高兴了,因为知道他忙,可能没想到他能回家吃饭,可能对于母亲来说,生活的意义就是,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吃着她做的饭菜吧!她从来不重男轻女,她是那种有好吃的,哪个孩子吃不到,她都会过意不去的人。

“快让个地方,姥爷来了!”

张媛吆喝着孩子们给姥爷让地方,而欢快的氛围也随着她的吆喝声戛然而止,厨房里的画风忽然不一样了。

“行了!行了!都坐下吃饭吧!”

随着姥爷的一声令下,大家都坐下来开始吃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