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出事(2 / 2)

见到魏铃仔细看契书的模样,陈掌柜往那间正屋走去,从里面拿出了毛笔和墨汁。

将契书上的租金,细则等内容完善。

片刻后,两张黑字白纸上分别写有魏铃,陈包两个人的名字以及画押。

“魏公子,一会儿我和你一起去趟长德县的县衙,向官家报备一下就好了,也顺便做个见证。”

擦了擦手上的印油的魏铃,对着陈掌柜问道:“县衙那边会不会很繁琐呀?”

“放心很快的,我之前租其他屋子的时候去好多次,和主薄互相都熟悉。”一边说,一边带着魏铃往小院外面走去。

走过青石路,出了后街,来到了外街,看着重新热闹起来的桃木街,魏铃突然看向旁边的陈掌柜。

“你们商贾一道都这么......厉害吗?”魏铃斟酌了下,把最后两个字给换了。

听到魏铃的问话,陈掌柜仿佛想起了什么,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离所谓的厉害,还差得远。”

“我这生意经只是早年遇到一位肖姓子弟在做生意,然后自己从他身上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当时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开始将目光看向一城一族,而我蹉跎了大半辈子,也只是竭力守着一楼数人罢了。”

一种无法言语的情绪从陈掌柜身上散出,使他不由地佝偻起背,这种情绪魏铃在李老大夫身上同样见过。

“其实你猜得很对了,一两银子就是我的底线。”

看着越过自己魏铃,不知为何他的视野有些模糊,一抹笑意出现在脸上,随后便是大笑,像个小孩子似的。

天色晦暗,街道上亮起盏盏灯火,照亮了长德县的街道。

已经和陈包陈掌柜分开的魏铃,看了看自己身后那气势宏伟、肃穆正气的长德县县衙。

自己没有想到这个长德县县衙就建立在天烛街与桃木街的中间,也就是那岔路口的正对面。

陈掌柜已经回长福客栈了,自己一时间知道去哪里好。

思索了一会儿,魏铃抬脚往天烛街的方向走去。自己来了长德县好几天,不是待在客栈内就是为了自己的事情东奔西走,没有停下来好好去看看这个长德县的风土特色。

小二吆喝声,食客的聊天声,孩子们的打闹声。

行人,旅客,街坊熙熙攘攘地走在繁华的天烛街上,路边两旁林立各色各样的店铺,门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照亮了众生百态。

魏铃路过忙碌的百草堂,路过热闹非凡的长福客栈,最终穿过天烛街。

来到天烛街与捣衣街的交界处,临水台。

这个临水台是一处大广场,呈现展开的半扇状,扇头朝陆,扇尾临水。

按照早上陈掌柜的介绍,临水台前是一座小湖和捣衣街的那条溪河同源,是江河的一条分支。

临水台一般来说都供县民百姓玩乐活动的,如果有民俗古事,或者重要节日的时候都在这里举行。

临水处会停有船只,一般用于渔业或者载人。

现在临水台的边缘,靠水的台阶上站满了人,百姓居民吵吵闹闹,议论纷纷。

“今天是有什么事情嘛,这么热闹?”抱着好奇心,魏铃往人群里面走去。

“扑通~~~扑通~~~”几道声响隐隐约约传来。

“哎呀,小心点啊!”

“娘,他们怎么跳水里啦,是去游水吗?我也要去!”

“玩什么玩,有人落水了,他们去救人。”

“这......这能救的回来吗?”

“应该可以吧,看着那几个小伙子水性应该还可以吧”

“不行,我得去县衙找人来帮忙!”

嘈杂着议论声,不断地传入侧身往人群内走去的魏铃,也明白了自己刚刚想岔了。

“出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