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生的怪病32(1 / 2)

在褒城南门的城门前,一支宛如长龙的车队引人注目。车队的卫兵们身披铁甲,手持兵器,表情严肃,他们警觉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存在使得这个平凡的场景瞬间充满了威严和紧张的气氛。

城门外的街道上人头涌动,摩肩接踵,仿佛潮水般涌动的民众们,他们的目光都被这令人震撼的场面所吸引。焦点集中在正在步入城门的那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令人心酸,他们是由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年男女组成的。他们的双手被粗糙的绳子绑在竹竿上,如同罪犯一般被士兵牵着。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前行进,全无自主的能力。

士兵们的皮鞭无情地抽打在他们身上,激起一道道血痕。然而,他们却仿佛失去了感知痛苦的能力,表情木然,无动于衷。他们的眼神空洞,面如死灰,如同已经失去生命的行尸走肉。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一丝生气和希望。

人群中一位身穿白色素衣、体格健硕的老者格外显眼,他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如同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古老土地。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沉痛,似乎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不公和悲苦。

他望着延伸到城外的车队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这一切背后的意义。他身边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小孩的脸上满是纯真和好奇,他指着那些双手被绑在竹竿上的人们,不解地问老者:“爷爷,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人,为什么会被绳子绑住双手牵着走?”

老者听到这个问题后,心情格外沉重。他闭上眼睛,仿佛在试图压抑内心的情感,接着叹了口气,睁开眼看着那些被牵着的青年男女,苦笑道:“可能这些人生病了,他们得了一种叫做‘百念皆灰’的怪病。”

“那他们得了这种病,还会有救吗?”男孩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抬头瞪大双眼看向老者。老者看着男孩,犹豫了一下,眼中闪烁着迷茫和无奈。最终摇了摇头低声道:“我也不知道。”

此时,一位身穿青紫色蟒袍的中年男人从马上跃下,对老者拱起双手施礼道:“小侯见过郑司徒!”

郑伯友轻轻摆摆手,语气略显冷淡:“不知申候这次,又给镐京权贵们筛选了多少阉奴啊?”

谢叔申脸上露出一幅得意的微笑,抬起右手,伸出了三根手指。郑伯友却摇摇头,朝褒城南门的方向望去:牵头的车队虽已进入城门许久,但城门外却依然看不到头。

谢叔申上前半步,俯身在郑伯友耳边,一脸坏笑的低声道:“如果需要,小候愿亲自为老司徒挑选几个极品佳人。”

“呸……”郑伯友满脸怒色,瞪了他一眼,朝地上吐出一口唾液。他拉起小男孩,朝人群外围走去。他的动作果断而坚定,似乎想要尽快地和这个人面兽心的禽兽划开界限。

谢叔申站在原地,眼神深邃而阴冷,望着郑伯友坚决离去的背影,仿佛在无声地咒骂着什么。他的脸色铁青,让人不寒而栗。一旁的侍从,像一只胆怯的小猫,畏畏缩缩地走上前来,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块白色的手帕。

谢叔申接过手帕,轻轻地抹了一把脸,仿佛要擦去心中的不满和怒火。接着,他接过马鞭,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侍从就像被针扎一般,立即匍匐趴在地上,谢叔申毫无留情地踩踏着侍从的后背,翻身跨上了那匹高头大马。

在谢叔申扬起马鞭的那一刻,一道凌厉的鞭弧在空中划过,仿佛将所有的沉默和压抑都抽散。这一鞭子像是对周围空气的挑衅,更像是对在场所有人的警告。

那名侍从在鞭子划过的瞬间,吓得几乎无法动弹。他跪在地上,双手紧紧捂住耳朵,那惊恐的眼神望着谢叔申离去的背影。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抖落身上的尘土和恐惧,快步追赶着队伍而去。

队伍重新开始了进城的路程,一切恢复了之前的热闹和喧嚣。马蹄声、车轮声、人群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