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手抄歌词(1 / 2)

在九十年代末,一些大城市,经常会在一些路口看见拿着一个扁担的,或者或者什么工具的,一群人蹲在那。也有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木工,电工,瓦工等字样。

其实就算大城市,这些工人工资也不高。小工二十左右,大工三十,除非是口碑好有能耐的,有人专门请才能拿到四五十。

义安城这边是一个小县城,但不要以为地方小,城市落后,零散的工人工资就低了。就因为地方小,一些会技术活的都到大城市去干活了。反而没什么竞争,可能县城里的活不多,不会天天有活干,但工钱其实是差不多的。

到了接近傍晚的时候,姐夫联系的木工和电焊工过来了。罗成的硬红塔山又派上了用场,直接去场地看活。

两位师傅都很实在,电焊工的话,按照罗成的要求,是焊接很多四方框架,再进行组装,好方便拆卸多次使用。所以哪怕起早来干,一天都搞定不了。要一天半,而且是他带两小工一起来干。

木工说等架子弄好,他带一个小工来干一天就能弄好。

都是直接按照工算,毕竟是张峰的小舅子,包工包料糊弄不到人,因为人家张峰本来就有材料卖。

听到罗成说管两顿饭,就到农贸市场这边的那个食堂吃。木工就先开口了,大工小工一起给六十块,保证一天弄好。

而电焊工这边就有点纠结了,一天不够,两天有多,大概一天半的活。想想要是两天的话,他自己喊两个工,起码一天加一起得八十。哪怕一天半也是按照两天算,但人家管饭了,少个十块得了,工钱要了一百五。

也就是整个销售台面子,除去材料,工钱其实就二百一十块,加上吃饭的钱,也超过不了三百。

要是二十年后,三百块请一个大工都请不到。不管仔细想想也是,彭小亮在工厂里干活,三个多月了,工资还没六百块。三百也是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呢。

罗成是毕业后就有两姐姐帮衬着,没吃过打工的苦,所以感觉工钱便宜。要没人照应着,他去打工一个月还不知道能挣多少钱呢。

工钱罗成当场就付掉了,姐夫介绍的,不怕人家拿了钱不干活。而且先给钱的话,人家还觉得你爽快,干活还认真一些。

让野马和亮子明天就到这边,明天姐夫就会安排板车送铁管和焊条,螺丝等配件过来。两人就在这边听人家师傅的,缺什么东西,他们就跑腿去他姐夫店里拿就是。

跟他们说好后,三人就在这边找了个摊子吃了晚饭,辣椒炒肉,家常豆腐,再来一盘炒田螺。不知道为什么,罗成感觉这年代炒什么菜都香,点菜吃这年头米饭是免费的,饭碗也不是小碗,一点汤汁拌饭,野马这货就能干掉一碗饭。

这野马是一边吃又一边抱怨他那小气的亲戚了,天天那些菜,都没什么油的,现在跟着罗成干,这才叫好日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