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养猪富国84(2 / 2)

吕不韦此人,最擅搞钱,而且极其的重视农业,他本就是商贾出身,搞钱属于是老本行了……

他利用了激励农耕,优化农耕技术,开渠造田等一些列的手段,把秦国粮食的平均亩产量一跃提高到了三百斤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能有三百七十斤之多,而最高的亩产量则是突破了四百斤!

其激励农耕的手段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便是重金奖励加耕牛!

而优化农耕技术……白尘近几日无事的时候拜读了吕不韦负责编纂的《吕氏春秋》,其中居然记载了一种沤肥之法。

是把秸秆杂草等物扔进池塘,任其腐烂之后捞出,施于耕地之中,可提高粮食产量!

另外开渠造田,郑国渠就是在吕不韦的力排众议之下修建起来的!

当时的韩国用的是阳谋,企图用修渠这等耗费人力物力的方式来削弱秦国的国力!

秦国知道他们的谋算,所以朝堂之中赞成修渠者并不多。

而吕不韦就在此时站了出来,修建郑国渠,是会在短时间内削弱秦国的国力,可只要秦国撑过了修渠的这段时间,那郑国渠所能够带给秦国的财富将是难以想象的!

很多人都怕呀,说万一撑不过这段时间怎么办呢?万一韩国趁机攻打秦国怎么办呢?

吕不韦只哈哈一笑,说道:“有函谷关之险在,我秦国无忧矣!而且,韩国?他们之所图,不过是不让我秦国有余力收拾他们!但想要进攻秦国,我吕不韦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朝堂诸臣与秦国贵族们仍有疑虑,如果把钱粮与人力都用在了修渠上,那他们的东出之志又该当如何实现呢?

吕不韦只说了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

所以吕不韦啊,他虽然的确干了不少狗屁倒灶的破事,但他对大秦所做出的贡献,却也是值得铭记的。

正是他的一些英明决策,为秦国东出函谷关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始皇帝作为那个“奋六世之余烈”,最终横扫了山东六国的人,最是明白农业增收意味着什么了。

他一双虎目紧紧的盯着白尘,等待着他的下文。

白尘言简意赅道:“粪便可以沤肥,尤以猪粪最为易得!”

“沤肥?能比现有的沤肥之法更加有效吗?”始皇帝忙追问道。

“必然是更加有效的,至于能提高多少的粮食产量,尘未曾尝试过,还不得而知。”白尘如实说道。

“能顶得上养猪所浪费的粮食不成?”始皇帝嬴政又是一声冷哼。

白尘:“那谷糠与芜菁本就没多少人食用,用来喂猪,怎么就是浪费了,再者说了,若不舍得用谷糠和芜菁喂养,不是还有猪草么,只是猪的长势会慢一点而已!”

始皇帝不答,目露沉思,他权衡了半晌,突然说道:“这一切都是你的猜测,朕并未见到实际的成效,这样吧,朕给你一县之地试行你的养猪之法,若成,朕有重赏,但若是不成,想必后果你是知道的。”

白尘闻言,眼前一亮道:“这么说,我是不用随陛下东巡了?专注这养猪富国之法就好?”

始皇帝嬴政:“想什么呢!今年春耕才过去了多久?远未到沤肥耕地之时,只待来年吧!”

白尘:“……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