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祸害遗千年61(1 / 2)

大秦历来的将领之中,功勋最为卓著,名声最为显赫者,不是王翦和王贲,而是王翦和白起。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指的便是这二人。

尺,是白起。寸,才是王翦。

这说明啥呢?说明在普遍的认知当中,大家都觉得白起的军事才能比之王翦还要更胜一筹。

而王翦,不过就是功绩最大罢了。

就连王离,都曾经说过,他最崇拜的人是白起,而非他的祖父王翦。

白尘问他为什么,王离就说:“我祖父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会人多欺负人少。”

白尘:“……那你父亲呢?”

王离:“他还不如我祖父了,只会以强欺弱,打的都是必胜的仗!”

白尘不敢苟同,战必胜,攻必克,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历史上面,以弱胜强的例子可是太多了,数不胜数。

能把以强欺弱,以人多欺负人少的仗,安安稳稳的打赢,这也是本事!

其正是王翦这个“寸”的长处所在。

王翦虽然才是那个帮助始皇帝灭了山东六国的人,但白起之功,却并不逊色于他多少。

若非当年长平之战,白起一举歼灭了赵国的四十万主力大军,让秦国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始皇帝嬴政和王翦也未必就能这么从容的横扫六国。

当年的赵国可一点都不弱,它横亘在了秦国通往山东之地的必经之路上,不把赵国彻底打崩,秦国根本没机会兵出函谷关!

而那个把赵国彻底打崩了的人,便是白起!

他为秦国兵出函谷关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一举奠定了秦国能够横扫山东六国最为坚实的基础!

然而,白起的名声并不好,不管是在山东六国还是秦国。

长平一战,杀俘四十万,这事……真就有点离谱,给赵国的无论是贵族还是黔首,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直到现在,邯郸郡,也就是原赵国之地,白起之名都能止小儿夜啼。

这一点都不是在夸张,而是事实,邯郸郡的小儿们只是听到白起这个名字,都能被吓得尿裤子。

这也是白起必须要死,而且必须不能得善终的原因。

大秦要的是横扫六国,而不是把六国尽数屠尽,白起不死,焉能让六国屈服?

长平之战后,白起就知道,那将是他毕生的最后一战。

有了杀俘的劣迹在,他日后无论是与哪个国家交战,都必定会遭到殊死的顽抗。

可那时的秦昭襄王不这么想,或者说……他也是这么想的,之所以还要继续派白起出战,根本就是为了逼死他!

白起最终自刎于杜邮,令人唏嘘。

据统计,在白起领兵期间,秦军歼敌数目不下百万!

长平之战的四十万亡魂?呵,连他妈一半都占不上!

大秦杀神,不是说说而已的啊。

便是因为他杀孽太重了,才导致无论是谁看到了如今的白芷,第一时间所想到的都是“祸及子孙”这四个字。

王离也不例外,而王离还比旁人更多出了一种情绪,名为惊恐!

他祖父和他父亲的杀孽可也不小,哪怕没有百万人那么多,起码也有个几十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