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过一个端午,听一段江湖恩怨(2 / 2)

每年一到端午节前半个月,山河县各地各村龙船队的队长会按往年的惯例,约上几位本村龙船队相好的队员一起去请当地会卜算时辰八卦的老者,请他掐算好今年龙船开船的良辰吉时。老者会根据往年龙船队开船的时间,和今年黄历的历法来确定一个时间。这个时间,一般都会定在端午节前几天某个早上的某个时间。

等到了那一天,老者会提前带上本村龙船队的队员、锣鼓手和爱看热闹的人们,大家敲锣打鼓一起去到拢放龙船的地方——一般都是在某宗族的祠堂、土地庙或村公所附近。进到屋内,摆好神岸,献上贡品,倒上雄黄酒。到时辰后,锣鼓声停,老者上前烧纸、烧香、点上烛火,大家静立一旁。老者再一阵祈祷,接着敬酒,行礼,跪拜。跪拜起身之后,老者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黄纸,对着黄纸匀速轻声念上一大段古文。古文大意是某地某村定于某年某月某日(今天),举行龙船下水仪式,恭请龙王爷以及某某河的河神、屈原屈大夫、各方神仙保佑本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并为本村群众驱邪避恶、保平安,再佑国泰民安。然后又是敬酒,行礼,跪拜。跪拜过后,老者会对静立于自已身边负责敲锣打鼓的人轻声说上一句“奏声乐”,于是锣鼓齐响、鞭炮齐鸣。此时,龙头被红布遮盖置立于神岸上,甚是神圣!

带头请龙的一般都是龙船队的队长。这时,队长上前叩头跪拜,老者在旁边念念有词,一边香火不断,锣鼓不停。

待队长三跪九拜过,锣鼓声停,老者又是一阵念念有词。最后,只听老者大吼一声,“有请圣龙”——至此,老者整个端午请龙仪式里,所念之词中,总算有一句是隔远看热闹的人能听清楚、听明白的了。

这时,静立于老者身旁的队长迈大步来到神岸前,伸双手捧起龙头,捧至老者身旁。老者先是对龙头长掬三个躬,接着伸双手恭恭敬敬地揭开龙头上遮盖的红布,边上立马又是锣鼓齐响、鞭炮齐鸣。等到这时候,队长会手捧龙头迈步带大家来到屋外一处较为平坦宽阔的地方,然后一人双手紧握木龙头脖子处,卖力地来上一段手舞木龙头的表演。只见龙头在队长手里由头顶到腰间成X形上下翻腾,众人大声喝彩,锣鼓不停、鞭炮不断。队长象征性地舞上龙头一会,接下来龙船在锣鼓声、鞭炮声以及大家的喝彩声中被众人抬入河中,龙头、龙尾一起被安放在龙船上。就这样,一年一次的端午请龙仪式宣告结束。

山河县各地端午请龙仪式大体都差不多,都是这么个规矩和程序,也不知是从过去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终将有一天不再流传下去。

接下来便是训练划龙船。从龙船被放入水中那天开始,直到正式比赛的这些天,都是龙船队划龙船训练日。这些天里,各龙船队都集中到龙船竞赛场进行训练,从早到晚,每天训练好几个小时。期间,各龙船队之间也会进行一些非正式的比赛,比赛时各龙船队也是锣鼓齐鸣,队员们也都全力拼搏、奋勇争先,谁也不愿意输给谁。在这些天里,岸边每天会不断有人前来观看划龙船,也会有龙船队安排的人,在岸上时不时地燃放一些鞭炮来助兴。

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各龙船队会请村里厨艺最好的厨师负责做饭,为本村龙船队的队员提供免费饭食,有的村龙船队队员每天还可以领到一定的辛苦费。钱一般都是多方筹集,主要是本村的一些富人、普通老百姓赞助,几百、几千、上万的都有,县里、镇里、村里每年也会安排些经费来支持一下。各村龙船队则会用这些钱买些炮仗在训练日和比赛日里燃放。

到了端午节,开始正式比赛。这天,龙船队队员们早早就来到各自存放龙头的地方,敬过神明之后,大家吃饱喝足,比赛队员一齐穿上本队队服,什么青队穿整齐划一的青色服装,上印某某村青龙队;红队就穿一色的红色服装,上印某某村红龙队;绿队就穿绿色的服装,戴绿色的帽子……反正青、红、蓝、绿、橙、黄、紫、白、黑,再青加红、紫加蓝……穿戴整齐后,一众人等敲锣打鼓前往比赛地,一路上各龙船队队员好不神气!这年头,山河乡村里象这种集体活动一年到头也没几个,难得神气!

山河县各地老百姓都重视端午节。到了端午节这天,家家吃粽子,门前挂艾草,杀鸡、杀鸭、敬神明、燃放鞭炮,有些人耳朵上戴艾叶,有条件的杀猪宰羊……热闹非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