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片景,一份情,一个美丽的传说(1 / 1)

时间静静流淌,到了五月。这个时候,山河的天气已经变得相当暖和,人们也早已习惯了春天的美好,大家脱掉了厚外衣换上了薄外套。这个时节,在山河适合去原野走走,看看春景,去流水潺潺的小溪边钓钓鱼,或去春意盎然的山上采个青,其乐也融融。

又是一个星期天,是五月初的头一个星期天,是个暖和舒适的大晴天。这个星期天,老梁老婆做了一个宝塔黄鳝,宝塔黄鳝里黄鳝炸得很到位;还弄了一个三合汤,三合汤里牛合页、牛肉片、牛血煮得都很嫩,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一个清蒸乳鸽,一个清炒丝瓜,一个辣椒炒黄瓜。

当老梁提着给女儿梁琪送的东西,顶着春天和熙的阳光,赶到开往丹溪镇班车临时候车点上到班车的时候,这趟班车上已经坐了十来个人,合适的座位剩下不多,老梁在班车中间靠后一排紧挨一个女人坐了。是个看上去已经上了年纪的女人,接近六十的样子。女人年龄虽然看上去有点大,但她身材保持得还是很好,一米六多的身材,依旧婀娜。女人长着一付精致的五官——脸、鼻子、眼睛、嘴都恰如其份的小巧,化淡淡的妆。女人穿着打扮也甚是精致,一双还闪着光润的丹凤眼上戴一副精美的金丝眼镜,她身穿一件做工精美白色带小红花适体的旗袍,一条紧身黑长裤,一双黑色发亮的高跟鞋,戴金手镯、金耳环,左手手指上一枚小钻戒特别的亮,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优雅、有修养的女人气息。老梁坐到这戴金丝眼镜女人身边的时候,女人正拿手机在与另一个女人视频聊天,那女人同样也是六十岁左右年纪。从两女人对彼此的称呼来看,那女人是这金丝眼镜女人的朋友。

金丝眼镜女人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象山河县本地人,她朋友也是。从两人视频对话里得知,金丝眼镜女人是从长沙来山河县喜鹊山旅游的,来了已经好些天了,觉得这喜鹊山很美。视频里,金丝眼镜女人一直在劝她的朋友,有时间也来山河县喜鹊山走走、看看,说是下回她女儿开车来山河县游玩,到时她还会跟着女儿再来玩几天,同时也约她的这位朋友带她家人一起来山河县游玩。从两人的视频对话里,给人感觉金丝眼镜女人这回还没有玩尽兴,有种意犹未尽的味道。在视频里,她朋友也是一口应允了下来。从金丝眼镜女人聊天时脸上流露出的笑容,老梁知道这喜鹊山的美是彻底征服了这浑身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女人。

关于喜鹊山,这是老梁在某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介绍山河喜鹊山风景区的文章。

“湘中山河县有个喜鹊山,是国家著名的AAAA级旅游风景区。风景区位于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外的山河县东风镇。风景区交通便利,从山河县城有景区快速公路直达风景区,从省城长沙也有高速公路直通风景区附近。风景区内,一座高大的喜鹊山和喜鹊山周边十几座大小山峰上耕种有几万亩美丽古老的梯田。这些梯田最初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后盛兴于宋朝和明朝。它们是居住在喜鹊山及其周边的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的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揉合的历史遗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但风景区内山有多高,梯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的梯田全是天然自流灌溉!

风景区内的这些梯田都是依山就势而造,它们遍布于风景区内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十几个山头上。梯田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梯田小如碟(最小的只能插几十蔸禾),大如盆(最大的不过1亩),长如带,弯似月……整体看上去又宛若天上瑶池、人间仙境!这些梯田景观随四季千变万化,蜿蜒的梯田千层万叠,那优美的线条,逶迤起伏构成了一幅幅惊艳且四季变幻着的山水田园画卷,美不胜收!

开春之际,梯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气势雄伟壮观,如级级阶梯,似根根纬线,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盘旋于群山沟壑之间。梯田水满田畴,映衬着天光,又如同根根银带相叠。此时,在炊烟袅袅的山居旁,偶见妙龄女子身背竹篓款款而行,不时飘来几缕悠扬纯朴的山歌声,令人陶醉其间;行走于田间路边,天蓝、云白、景美,在这里只有风轻云淡的时光。

夏日骄阳似火,梯田里绿油油的禾苗随着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放眼望去,似排排波浪从天而泻。山顶林里,路边树阴下,葱密繁盛的植被,清新的空气,树枝的轻轻摇曳,泉水的滴滴跳跃,令你不由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早间晚间的日出、日落,与这秀美的梯田、近处远处的山林,以及山上房前屋后或静坐或忙碌的农夫们相映成景,令你沉醉其里,流连忘返。

每到秋季,稻谷收获的季节,景区内到处都是秋天温暖的颜色,景区更是美丽无比。这一季里的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则成了金黄的稻山,又似座座金塔。喜鹊山山顶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佛堂,佛堂里每天下午过后便有钟声远远传出。山居里日暮掩柴扉,炊烟待人归。这一切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不由地让你感慨“何必再忆桃花源”!

隆冬,雪花飘飘,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山居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风景区便变得壮美、神奇而又精致、恢弘,简直美的不可方物!这时,你若再登上喜鹊山那高处的观景台,凭栏远眺,层层叠叠的梯田雪景映入眼睑,你便会感觉到难得的赏心悦目;或雪中去往喜鹊山顶的寺庙佛堂,去那里叩个头,然后坐下来与寺庙里的老和尚聊聊佛语;既净化了心灵,又陶冶了情操,实是人生一大不可多得的妙事!

当然,你不能忽略美景同行者。每到节假日,那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的游人,让你在这美丽而又古老的梯田里,感受到人们对美景的热烈爱好与追求,以及对传承二千多年的人类智慧的尊崇与瞻仰,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好!

同时,这个地方的人民民风淳朴,民居古色古香,各种文化传承历史悠久——这些都独特且别有韵味。尤其是这里的武术、饮食、山歌、草龙舞,它们随时都准备给你的眼、耳、胃、心,来个极美的感官享受和不一样的游历。

……”

其实,现实中的喜鹊山比文章里描写的美多了。喜鹊山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梯田由来的,很美且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喜鹊山及其周边的山上都还没有开垦梯田,那时喜鹊山上仅住有一户人家。在这户人家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以及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和她的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这一家人长年居住在喜鹊山上,靠在喜鹊山及喜鹊山附近的山里打猎放牧为生,日子过得清贫但也快乐。

这年春天,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碧蓝的天空里几朵白云。喜鹊山上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四处一片生机盎然。这天,喜鹊山上这户人家的孙女,十六岁名叫翠香的姑娘,一大早便赶着家里成群的牛儿、羊儿到喜鹊山上放牧。翠香姑娘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姑娘,一般的高矮,身材苗条,有着一张圆脸和一双大圆眼睛。

傍晚时分,翠香姑娘赶牛儿、羊儿回家,一路上,姑娘轻声哼唱着在家跟奶奶新学来的山歌。此时,夕阳西下,晚风轻拂,姑娘心情特别地愉快。不一会儿,姑娘来到一个小山路口,在这个小山路口,在小路边那些高矮不一的小树前,她听到了一只小鸟“叽……叽……叽……”的叫声,叫声里透着痛苦与悲伤。出于好奇,姑娘停下了脚步,她抬头四处张望。很快,她在小山路口的另一条小路上发现一个小树枝上停着一只小鸟,小鸟非常小,也不知是只什么鸟。小鸟儿在那小树枝上间断地轻声鸣叫着,“叽……叽……叽……”。姑娘看着小鸟,听着小鸟鸣叫声,感觉小鸟儿应该是受了伤。于是,她轻脚慢步靠拢小鸟,小鸟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待姑娘靠近了小鸟仔细看时,只见这小鸟的左翼受了伤,伤口处还在滴血。估计它是从远处飞来,因为受伤,飞到这已经筋疲力尽,只能停在这小树枝上不停地哀叫。姑娘走到小鸟跟前,小鸟依旧一动不动。姑娘伸手轻轻棒起小鸟,替小鸟查看了伤势。小鸟在姑娘的手里不停颤抖。查看完伤势,姑娘捧着小鸟来到了小路边不远处林子里的一处山泉水旁边,她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一块小手帕,用小手帕沾山泉水轻轻地帮小鸟把伤口进行了清洗。小鸟似乎感觉到了姑娘的善意,它在姑娘手里慢慢地蹲了下来,头朝着姑娘,圆圆的小眼睛望着姑娘。姑娘见了,不忍心就此把它扔下,她用小手帕轻轻包着小鸟把它随她赶的牛羊一起带回了家。

翠香姑娘的奶奶是个慈祥善良的老人,奶奶正在屋里休息,老人听说孙女带回了只受伤的小鸟,微笑着从屋里走了出来。奶奶一看便知这是只讨人喜的小喜鹊鸟,老人家略懂点祖传的医术。喜鹊山附近各种野生中草药特别多,家里平常都备得有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草药。不一会,翠香姑娘找来了家里存放的创伤药,奶奶细心地用创伤药给小喜鹊鸟治疗了伤口。小喜鹊鸟敷上奶奶的中草药后,似乎感觉舒服了,它开心地连叫几声,并且轻轻地啄了奶奶手掌几下,感恩之情自然流露。姑娘和奶奶都被这灵性的小喜鹊鸟给逗乐了,奶奶伸手温柔地摸了摸小喜鹊的羽毛,微笑着对小鸟轻声说道,“看这小家伙,还蛮懂人情的哦!知道感谢我呢!”

姑娘待奶奶帮小喜鹊鸟敷好药后,从里屋拿出了一把米,并倒了一碟山泉水,轻轻地把小喜鹊鸟放在地上,耐心地喂它吃食。不久,小喜鹊鸟累了,安静地进入梦乡。姑娘把小喜鹊鸟带回了自已房间,放在了自已床头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