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东宫_分节阅读_第94节(1 / 2)

第63章 求娶

  ◎大结局啦~~◎

  在庆王的丑事爆出来引起众人热议后, 市井百姓替崔氏打抱不平的同时也在等着看他们如何收场。

  现下气温高升,愈发炎热起来,就如同去年的此刻。

  去年崔文熙同庆王闹和离, 也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当时所有人都热议她疯了,自己不争气, 反不允庆王续后, 堪称女训反面教材。

  如今风水轮流转, 她从人人喊打转变成了比窦娥还冤的苦主, 曾经对她口诛笔伐的那些人由同情庆王变成了破口大骂。

  崔文熙倒未受外界影响,倘若旁人的言语能影响到她的决断, 当初就不会和离了。

  昨日金氏过来问她跟太子究竟是什么个说法, 她也没给准话, 结果没过多久宫里的圣人就请镇国公去吃茶。

  这一去就耽搁了半天。

  晚些时候崔平英回府,满脑子都是难以置信。

  得知他回来,金氏匆匆前来接迎, 大老远就呼道:“郎君回来了?”

  崔平英看到她,眉眼里掩不住喜色, 朝她招手道:“咱们元娘有出息了。”说罢牵过她的手,压低声音道, “我原以为圣人召我进宫又得挨训斥, 哪曾想是要讨咱们元娘。”

  金氏虽有猜测,但听到他亲口说, 还是感到不可思议,脱口道:“你莫要诓我。”

  崔平英:“我诓你作甚, 圣人亲自与我说了, 要替太子讨元娘入东宫, 可见是准允了这门亲事。”

  金氏面露喜色, 连走路都有些飘,“那咱们家是不是得出个皇后了?”

  崔平英连忙捂住她的嘴,“官媒没上门之前莫要胡说。”

  夫妻二人委实高兴坏了,回到厢房,没有外人在场,金氏眉开眼笑道:“我就说嘛,当初相士说过元娘是富贵命,怎么可能会折在庆王手里,原是还要高攀。”

  崔平英又喜又愁,捋胡子道:“我回来的时候走路脚下都是飘的,就跟做梦一样。”顿了顿,“你赶紧掐我,看疼不疼。”

  金氏笑着掐了他一把,他“哎哟”一声,连连道:“疼,疼。”

  金氏高兴道:“我得去天心寺还愿。”

  这不,晚上崔文靖下值回来,听说了今日圣人要讨自家妹妹入东宫做儿媳妇的事,也笑得合不拢嘴。

  王氏更是拍腿道:“元娘入了东宫,咱们也跟着沾了光。”

  崔文靖:“可莫要仗着她得势就给她拖了后腿。”

  崔平英道:“我儿说得有道理,正是因为她得了势,我们这些娘家人反倒要谨慎着些,断不能陷她于难处。”又道,“我现在就发愁这门亲事是不是她亲自允的,毕竟以她的性子,全看她的意愿选择。”

  崔文靖也道:“是啊,东宫可不比寻常人家,常言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往后的路全靠她自己,她是个通透的人,应会有所思虑的。”

  金氏:“把她叫回来问一问就清楚了。”

  于是次日镇国公府的家奴前往长陵坊请崔文熙回来了一趟,父女说起东宫求娶一事,崔文熙倒也没什么意外,说道:“这事我原本是知晓的。”

  听到这话,崔平英稍稍安心,“如此说来,元娘心中是有数的了?”

  崔文熙点头,“女儿心中有数。”又道,“太子先得了我的意愿,才让宫里头的圣人召见父亲商议此事,如今我们对这桩婚事没什么异议,你们做长辈的若是没有异议,便算成了。”

  金氏笑道:“昨日圣人召见你父亲,双方都是合意的。”

  崔文熙:“那就好。”

  崔平英心中还是有点犹疑,正色道:“元娘素来不会感情用事,定也清楚东宫不比庆王府,太子毕竟是未来的君主,以后承了大统,你便是一国之母,深宫里头比高门大户的后宅更复杂艰难,你真想好走这条路了吗?”

  崔文熙回道:“儿也为这事考虑了许久,后来看着太子确实挺有担当,与他也能说到一块儿去。他懂得体谅儿的难处,儿也能理解他的不易,相互包容着些,对以后的路倒也不怵。”

  崔平英:“你不怵就好。”

  崔文熙点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遇到这么一个小子,若就此错过委实不划算,怎么都得去试一试。”又道,“他可比庆王有趣多了,头脑聪慧,行事稳重,有担当,胸怀宽广,跟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不累心,往后的日子应不是太难过。”

  “太子早慧,满朝文武皆知,若不然当年武帝也不会为他铺路了。”

  “嗯,所以父亲也不必忧心女儿做出这样的选择,遵循内心本意就好。”

  崔平英甚感欣慰,“这便是你与其他贵女的难得之处,为父很欣慰你能这般通透,事事看得清实质,万事忠于本心,做出任何抉择都能承担后果,有那份担当和勇气,极好。”又道,“得了你这样的女儿,我崔平英这辈子也算长了回出息,以后不管你在何处,你的娘家都会在背后看着你,护着你,由着你高飞。”

  这番话语委实令崔文熙窝心,感慨道:“女儿能投生到崔家与你们结缘,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接下来一家子就入东宫的事细说一番。

  这个家庭在崔平英的主导下素来团结,他虽有这个时代特有的父权意识,但宠女儿那是没话说的,无论是对长女还是庶女,都有几分宽容,因为深知女郎家立足不易,总是愿意多些包容扶持。

  也正是因为尊卑之下的宽容,才令整个家庭相处得融洽,不至于像其他世家贵族那般内部矛盾重重。

  这样的生长环境给崔文熙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她既可以稍稍弯腰融入这个父权时代,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恣意伸展兼容。

  能落脚在这样的家世背景里已然是极大的幸运,虽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她好歹也长成了坚持自我的模样,没被时代背景奴化迷失就是最大的荣幸。

  现在更走运的是从一段坏的婚姻脱离出来,遇到一个跟自己颇有几分志趣相投,且懂得珍惜她的人名正言顺走到一起,她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男女双方及长辈对这桩姻缘都没有异议后,官媒娘子上门来说亲。

  结果没过两天,太子上崔家提亲的消息不胫而走,再次令京中的市井百姓们沸腾了。

  人们津津乐道这桩婚事,很不幸激发出一场和离热潮。

  些许身家背景不错的妇人纷纷同自家男人提出和离,往日默默忍受的不甘皆被崔氏二嫁刺激到了,滋生出重生的勇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