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东宫_分节阅读_第7节(1 / 2)

  从庆王府打发过来伺候的刘婆子也是个人精,想从她身上捞点油水,知道府里主子们的情形,便故意在小桃跟前泄露口风。

  这不,听到庆王要去母留子,雁兰心焦得不行,又使了不少钱银到刘婆子身上,才知道府里的正主儿们在闹和离。

  刘婆子通过自己的渠道靠卖主子们的实时信息从这娘子身上狠赚了一笔。

  雁兰心中不安,琢磨着夫妻既然闹了起来,便横插一杠,装病惊动那边,仗着肚子里有崽,想法子见一见庆王也是好的。

  果不其然,赵承延下值回来就听薛嬷嬷说别院请了大夫,他眉头一皱,问:“现今是何情形?”

  薛嬷嬷答道:“听说大夫开了保胎药。”又道,“那雁娘子坐胎不稳,又车马劳顿进京,被郎君独自扔在别院,郎君得空时还是过去瞧瞧为好,毕竟在孩子未出世前大意不得。”

  赵承延“嗯”了一声,没说其他。

  晚些时候崔文熙过来,原本想同他说回娘家的事情,哪曾想扑了场空。

  薛嬷嬷说方才庆王出去了。

  崔文熙望着外头暗下来的天色,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可曾说过什么时候回来?”

  薛嬷嬷答道:“不曾。”

  崔文熙沉默了许久,才道:“我再等一会儿。”

  她端坐到太师椅上,两手放置于双膝,安静地望着门外,一言不发。

  薛嬷嬷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下了,“娘子若有吩咐,尽管差使老奴。”

  崔文熙“嗯”了一声,看向她道:“嬷嬷年事已高,今日劳累了一天也该歇着了,我就在这儿坐会儿,有芳凌伺候就好。”

  薛嬷嬷应了声是,默默地退下。

  崔文熙又恢复了方才的沉稳,她就安静地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屋檐下的灯笼被一盏盏点亮。

  赵承延还没回来。

  芳凌心里头很不是滋味,悄然无息地点亮烛火,屋内顿时明亮起来。

  从头到尾崔文熙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她只是像木头那样坐在椅子上,背脊永远都是挺直的,没有任何弯曲。

  也不知是在跟自己较劲还是跟庆王较劲,她硬是一动不动等到宵禁鼓声响起。

  那六百道鼓声,一声声敲击到她的心上,把仅存的一点幻想敲碎。

  她其实也不知道她到底在等什么。

  在某一瞬间,崔文熙冷不防笑了起来,嘴角浮着嘲弄。

  一旁的芳凌揪心道:“娘子,夜深了,且回罢。”

  崔文熙“嗯”了一声,伸出手,她上前搀扶。

  许是坐得太久,身子都泛酸了,她起身的时候有些虚晃,芳凌连忙扶住。

  崔文熙定了定神儿,悄然无息地离去了。

  待主仆走后,薛嬷嬷才从角落里出来,望着她们离去的方向没有说话。

  她一生无子,收养了一名孤女养在膝下,叫六月。

  小丫头也在府里当差,她才十一岁,很多事情都看不明白,不解问:“郎君离去时曾说过不回来的,阿娘为何不跟娘子说清楚呢?”

  薛嬷嬷淡淡道:“做人呐,就得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有些事情,莫要非得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说罢看向六月,慈爱道:“你还小,很多道理都看不透,以后就会吃大亏。今日且记住了,勿要学娘子那般拧巴,该忍的时候就得学会忍,若不然,以后的日子过起来可就艰难了。”

  六月似懂非懂,“阿娘这话我听不明白。”

  薛嬷嬷看着她说道:“听不明白也有听不明白的好处。”又道,“女郎家讨生活到底不容易,得学会弯腰,服软,糊涂一点,才能把日子过得舒坦些,明白吗?”

  六月点头。

  另一边的崔文熙回到瑶光园洗漱后,一直没有说过话。

  芳凌担心她气坏了身子,欲言又止道:“娘子别什么事都藏在心里,若觉得不痛快,骂奴婢几句都好。”

  崔文熙坐在妆台前,望着铜镜中的自己,面无表情道:“明日回娘家,你给我打起精神来,莫要像现在这般一脸怨气,知道吗?”

  芳凌沉默不语。

  崔文熙:“芳凌,我想明白了,就算我退让接受去母留子,我也受不了他去别院儿。我就是个妒妇,你看方才,得知他出去了夜不归宿,我就受不了了。”

  “娘子……”

  “我很小气的,没法二女共侍一夫,嫌脏。”又道,“你让我忍,可是怀胎十月,还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情让我去面对,我却一刻也忍受不了。”

  看到她忽然流露出来的情绪,芳凌才深刻地体会到了她的艰难,黯然道:“往后不论遇到什么,奴婢都会一直站在娘子身后。”

  崔文熙扭头看向她,“我要离开庆王府,你应该知道,会很艰难。”

  芳凌眼神坚定道:“只要是娘子想做的,奴婢绝不会拖后腿。”

  崔文熙欣慰道:“庆王不会放我走,崔家也不会放任我和离,并且我还上了皇室宗族的玉牒,若要除名,没那么容易。”

  芳凌忧心道:“这场仗,极难打。”

  崔文熙:“我不怕,我怕的是为了成全所有人,我得一辈子困在庆王府。”

  芳凌知她心意已决,安抚道:“娘子别多想了,天色不早,且早些歇息,若不然明儿回国公府气色不好,叫夫人担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