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东宫_分节阅读_第5节(1 / 2)

  天子熟练的指法在琵琶上起舞,手持公文走到崇政殿门外的太子赵玥听到琵琶声,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内侍正要通报,被他抬手打断。

  赵玥站在门外,静静聆听熟悉的《春江宴》,他一袭月白宝相纹常服,身量高挑挺拔,仪态风流,站姿列松如翠,通身都是骄矜的贵气逼人。

  十八岁的少年郎到底被皇族滋养得娇贵,头戴玉冠,腰束玉带,眉飞入鬓,生得一双夺人心魄的桃花眼,鼻梁秀挺,唇红齿白,如同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

  殿内的《春江宴》热烈又欢沁,天子的心情极好。

  赵玥不忍打扰父亲的沉迷,负手而立听曲,偶尔拇指会轻轻摩挲公文边缘,清朗面容上没有丝毫不耐。

  可见是个沉得住气的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春江宴》才完美谢幕,殿内的赵承延毫不吝啬夸赞。

  内侍进殿通报,赵玥款款而入,看到庆王也在,颇有几分诧异。他先朝圣人致礼,而后才朝赵承延行礼,唤了一声四皇叔。

  赵承延回礼,唤了一声二郎。

  赵玥似乎有点好奇,毕竟庆王去年就离京,前几日才回来,今日休沐却待在宫里消遣,委实反常,便打趣道:“四皇叔好雅兴,舍得来陪父亲听曲了,若是往日,可不容易逮着人。”

  提到这茬,圣人赵君齐也有些奇怪,捋了捋胡子问:“老四今日怎么想着在我这儿消遣了?”

  赵承延没有答话。

  赵玥把公文递给高公公,自顾跪坐到蒲团上,两手放于双膝,气度从容。

  圣人平日里待人宽和,肚量也大。

  赵承延平时与这个兄长相处得还算和睦,大家都是皇室宗亲,些许家事也是互通的,便苦恼道:“不瞒陛下,四郎我是有家不敢回。”

  赵君齐放下琵琶,不解问:“四郎何出此言?”

  赵承延想了想,便把带雁兰回京的事粗粗说了一番。

  一旁的赵玥对这些家事没甚兴致,不过在听到崔氏提出和离时,平静的脸上泛起了少许波澜,勾人的桃花眼目不转睛地看向自家四皇叔,唇角微微上弯。

  郎艳独绝。

第3章 太子

  在听完自家弟弟所面临的苦恼后,赵君齐点评道:“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老四你此举没有半点不是,若崔氏与你闹腾,便是她不识大体了。”

  赵承延也有些发愁,“我已经同她说过去母留子,可她还是容忍不下,非要自请下堂,我不敢惹恼她伤了夫妻和气,日日早出晚归避着,实在左右为难。”

  赵君齐捋胡子打趣道:“这便是被你纵坏了,堂堂亲王,哪能被一介妇人骑到头上呢,你得给她立规矩,让她知道什么叫夫为妻纲。”

  赵承延无奈摇头。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玥听着长辈们谈论家事,全然没有方才的无趣,而是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以至于把正事都放到一边儿去了。

  要说这个四皇婶崔氏,在家族中声誉甚佳,嫁进赵家七年,品性端贵,打理中馈麻利干练,不曾出过任何差错。

  有两回其他宗族分支办白事无人操持,都还是请她过去帮衬着处理妥善的,可见这个媳妇很得宗族认可。

  再加之她人也生得温婉端方,符合主流审美,家族里对她的评价颇高。

  唯一不足的就是中看不中用,没有子嗣。

  如今庆王好不容易有了延续,以后也会抱到她的名下抚养,这明明是给她留退路,她却不领情,简直是不知好歹。

  赵君齐觉得崔氏不识大体,赵承延也无法理解。

  两个男人一番议论。

  赵玥默默地听着,想起以前在宫宴上见到的崔氏,说话轻柔婉转,一颦一笑皆是风情雅致,总让人忍不住偷偷多瞧两眼……

  “二郎过来可有要事?”

  赵君齐冷不防发问。

  赵玥回过神儿,迅速回答道:“浔州呈上来文书,请申修南河堤坝一……”

  他的话还未说完,赵君齐就打断道:“太子监国,且有政事堂的宰相们定论,这些小事就无需来请示我了。”

  赵玥:“……”

  赵君齐露出慈爱的老父亲眼神,温和问:“二郎还有其他事吗?”

  赵玥默默地望着这个不求上进的爹,今天百官休沐,自家老子和皇叔都在这儿听曲消遣,他却还要跑腿干活儿。

  罢了,谁让他摊上这么一个没出息的爹呢。

  小时候老师诓他,为了能顿顿都吃上鱼,逼得他从四岁就开始为自家老子谋前程,在祖父武帝跟前又哄又骗,用“童言无忌”挑拨离间,接连干掉了两个皇叔,才险险保住了自家老爹的太子位,要不然全家都得去喝西北风。

  眼下看老爹这般玩物丧志,他这个做儿子的多半是个劳碌命。

  赵玥无奈摇头起身,拿过高公公手里的公文,同两位长辈行礼告退。

  离开崇政殿,走在红墙绿瓦的甬道里,赵玥握着公文,望着两边的巍峨高墙,不由得想起方才庆王说过的话。

  “我已经同她说过去母留子,她却容不下,非得自请下堂闹和离……”

  想到那张大气温婉的脸,和挺直的背脊,昂首的姿态,他的嘴角微微上挑,眯起眼歪着头看向皇城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