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道修——李白(1 / 2)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真是好诗啊!”宋定山双眼微微发亮,不断点头赞赏着。

身为大儒,宋定山可是熟读圣人经典,虽然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在诗词一道还是多少有些许研究的。

诗词一道,在修儒这一道可是一条通天大道。

说句更贴切的话,但凡是儒修,诗词一道都是必修课。

如果谁要是开口不会两句舞文弄墨的话,恐怕会成为笑话。

在宋定山感慨《侠客行》写得好的时候,郑净远和程景二人也是不住的点头,一脸赞同。

而身为车骑将军的铭无渊就没有这份品鉴诗词的心情,兵家出身的他可不喜欢舞文弄墨,虽然他也认为《侠客行》写得是真好。

“老宋,你们三个就先别品诗了,关于周亦......这件事怎么看?”铭无渊张了张嘴,话音接着一转,“这件事可非同凡响,京城可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现在周亦的事情要是传回去的话,恐怕会造成整个朝野大震动啊!”

铭无渊说着,眼神中罕见的出现一抹担忧。

身为剑门关军方第一大佬,铭无渊即便是面对蛮王依旧保持着沉着冷静,此时竟然罕见的出现了担忧,可见这件事情非同凡响。

周亦的身份远比易正仁想像得更恐怖,而其中牵扯的事情,更加的深不可测。

最重要的是周亦手上竟然有那位大人物的信物,而且他还称呼那位大人物为老师!

那位大人物竟然带着周亦前往荒原,还将他一人丢在那里,这件事要是捅到京城,可是要捅破天啊!

周亦在告诉宋定山他们实情的时候,并没有全盘托出,他保留了不少东西。

宋定山他们知道的,都是周亦想让他们知道的。

谁又能想到一个不过十来岁的少年还有这份心机,宋定山他们恐怕压根就没有往深处想。

听到铭无渊的话,宋定山三人一时间被《侠客行》吸引的心神立刻回过神来。

确实,现在可不是品鉴诗词的时候,关于周亦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先生是周亦的老师,怎会害周亦,只是不知先生这番所作所为究竟是何意思。”程景语气中对周亦老师保持着尊敬。

从程景的话音中便能听出来,周亦的老师绝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大到程景这大儒的身份都对其尊称为先生。

郑净远眼神不断闪烁,思考半晌才开口道:“恐怕先生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只是先生一点指示都没有,这实在是让吾等不知怎么办啊。”

郑净远说着,抬起眼皮,将视线挪到了太守宋定山身上。

在这里,能最终拍板的还得是身为剑门关太守的宋定山。

况且,宋定山年轻时曾在那位先生座下听过课,也算是有过师生之缘,尽管只是那位先生广开大门,讲授了一堂课,并未收徒。

宋定山此时也在思索,周亦的身份,再加上那位先生,这件事绝对不简单,特别是那位先生,可是连宋定山都要恭敬叫一声先生的存在!

他绝不相信,那位先生会无缘无故把周亦一人丢在荒原中,这其中绝对有他不清楚的深层次的东西。

而那位先生对周亦也没有任何交代,周亦也什么都没有多说,只说了自己要回京城。

宋定山眉头紧锁,无论怎么想都想不通。

豁然,宋定山眼睛一亮,紧皱的眉头舒展开。

那位先生的所作所为,自己怎可能得知啊!

既然这么做,肯定就有这么做的理由,原因嘛,很简单!那位先生本身便是最大的原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