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与太空的第一次接触A41(1 / 2)

海底飞船,273号潜游在飞船外侧的两台离子推进器旁边,金属纳米修复材料从两只机械手掌喷口喷出,在受损位置一点点重构塑型。

舱室内的无机物分解器也将拆除进来的推进器变形位置重新分解,作为修复材料储备。王栩穿着防护服出舱查看过,右侧的两台受损最严重,受到撞击几乎完全撞碎了60%,左侧的还好,只是在坠入大海时受损20%左右,修复他帮不上忙,只能靠273号的辛勤劳作了。

不得不说那个数字生命将273号魔改的太适合做这项工作了,王栩就待在飞船头部舱室的控制台,在深空的帮助下研究飞船,他挨个把每个功能都开启并测试,实际操作终归是比在虚拟空间看图纸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逃生飞船的隐匿功能,能在一定距离下不被同级别光子探测器发现,人类雷达的电磁波更是不可能探测到它。还能靠能量护盾发生器发出光波隐形,在人类视觉或红外热成像上消失,虽然距离近时也有被察觉的概率,但理论上这艘拥有4台小型离子推进器的飞船,在太空最快能达到60%光速,想来在大气层速度也比现在的喷气式飞机要快的,无奈飞船当时是坠入地球的,这些数据根本没有测算过,只能等修复完成王栩亲自试验了。

王栩还发现当年刚坠入海底时,数字生命曾用仅剩不多的能量储备,让飞船的光子探测器以低功率发出多次探测,本意是想在地球上联系沟通人类的,但当时有线电报还没被发明,探测波什么回应也没收到,在能量耗尽时倒是收集了以飞船为中心三千公里范围内的地表及海底的结构,还探测出附近六百公里范围海底下方3~5公里的大概矿产分布,这是因为受海水及地形限制不然在靠近地球的太空中,全功率开启的话应该能探测大半个地球地下5~10公里的土地结构。

还好当时附近100公里范围内没有什么集中的金属矿产,不然这近两百年时间让273号一点点去挖估计也能造出一批机器人来,或许就不会有王栩这捡漏的好事了。

这份涵盖华国、倭国和东南亚附近的矿产及石油分布资料对于王栩意义不大,他没准备在地球挖矿,有飞船在手又不缺乏开采手段,在太空中多自由,那么多星球小行星的,矿产根本不缺。这份资料如果交给国家或许能换来不少好处,不过以常规方式在海底挖掘矿产不太现实,石油资源倒可以利用。

时间流逝,三天时间里,在273号不间断工作下,受损最轻的两台离子推进器修复完成,王栩在控制台让深空启动测试,舱内只是感觉一阵轻微的震颤,推进器成功启动,修复看来很成功。

飞船外左侧离子推进器喷口处亮起耀眼的蓝色光芒,推动着周边海底泥沙翻滚,在漆黑的海水中照亮了几十米范围,虽然启动的推进器噪音只有40~50分贝,但声波在海水中还是传开不小的范围,王栩观察着被动侦测到的数据,推算了一下未来飞船从海中起飞闹出的动静不会太大,终于让他放心了不少,就怕像火箭发射升空那般动静,如果被公之于世那将带来无尽的麻烦。

初步成功后王栩化身无良资本家,继续要求273号不间断工作,争取尽快将飞船完全修复。

王栩不知道的是,这次开机测试发出的噪音还是被监测到了。原因是距离此地200多公里的阿美国琉球岛海军基地,他们在附近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海水下建立的被动声呐浮标网络,恰巧有一个节点距离此地不到五公里。

此时正值深夜,基地内的监测值班室显示屏上那个被动声纳发出了提示,美军值班员看到数据对比了一下,并没有太在意,主要也因为这个声音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他当成了海底生物发出的一类噪音,只是标记了一下时间就不再关注了。

八天后的下午,海底的273号修复完最后一块零件进入舱室,王栩检测全舰的状态,深空提示一切正常,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此刻终于拥有了一艘能翱翔太空的飞船了,他拥有了探索太空的能力,没有耽搁太久,等深空启动推进器测试完毕后,王栩下令让飞船离开此地。

随着功率一点点提升,4台离子推进器在深海中发出有些低沉的嗡嗡声,将三十多米长的逃生飞船缓缓推离海床,王栩指挥着向太平洋方向开进,他准备在海底潜行至太平洋中心区域,远离航道后再升空。

在20%功率推进效率下,飞船水下运行速度维持在大约150公里每小时,王栩计划行进两千公里就差不多了,那时正好是第二天凌晨3~4点钟,被发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此时的琉球阿美基地,海底监测声纳网络,在飞船附近的被动声纳节点全部亮起红色报警。值班军官不敢怠慢,忙分析数据,但看的脑子有点乱,监测到一股来历不明的声波信号在快速向琉球方向移动,这怎么回事?海底大约1千米以下的未知潜航器?声波值有一两百分贝了,声纹显示这肯定不是鲸鱼等生物,但什么潜航器能在水下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

这名军官不敢自己猜测了忙呼叫上级,基地的司令官是中将约翰,十几分钟后,他带着大批军官汇聚到监测室,众人对着监测数据开始分析起来。

七嘴八舌讨论半天最后也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约翰从军几十年经验丰富,看到技术军官都不能下判断后,他果断命令基地3级戒备,并让一架P3反潜巡逻机紧急起飞去该海域搜寻。

此时是下午5点多钟,海面已经起了一层薄雾,机组人员很快飞临目标区域,机载的磁力探测器开启对着海水扫描。

海面下王栩悠哉的坐在飞船头部舰长座椅上,看着控制台上全息三维影像映射出的周边环境,一千米水深附近是没有太多生物或鱼群的,不过探测器小功率搜索下还是呈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生物,形状千奇百怪,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舰长,感应到水面有声纳装置。”深空的电子音突然在舱内响起,光子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马上呈现在全息三维上。

被打断思路的王栩眉头皱起来,说道:“加大探测器功率,看看海上有什么。”

“是”深空的声音刚落,全息三维影像上就开始出现变化,只见一架飞机正从飞船后方,顺着航向不时投放声纳,王栩从机型上大概猜测这可能是阿M军的反潜机,自己怎么还被发现了?

自己在1000米的水下,被发现也没什么,但一直被飞机这么盯着可就不舒服了,后面还怎么起飞,王栩双眉紧锁思考应对方式。

对于阿M军队王栩知之甚多,世界霸主哪里都有他们的神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