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火爆销售背后的隐忧37(1 / 2)

2006年9月初,全国各级学校学子迎来新学期开学。

商州市暑期全城挖沟的情景慢慢在减少了,城区不少的居民陆续发现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异味了,烧水也不会起水锈,泡茶煮粥也更好喝了,他们终于体验到这次水厂设备升级改造带来的成果了。

居民的反馈通过各级政府组织传递到市府上层,他们很是高兴,这次的改造成果显著,实打实的是利国利民的好措施。污水厂滤水净水设备也逐步安装到位,汇集的污水只需要经过几个密封罐体稍稍分离,就直接进入碳晶科技的碳纳米滤水设备,根据设备智能化调节,过滤分层分级,产出的杂质废物配合分离烘干措施,按照类别分类存储,再经过车辆转运,厂区再也没有刺鼻的气味弥漫了,最后产出可以二次利用的净水进入市政绿化消防管网或排入河道,其实提高过滤标准直接生产纯净水也没有问题,只是考虑人们的普遍认知没有这么操作而已。

在商州大力调整发展战略,努力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时,国外突然出现很多评论碳晶科技的报道,各种声音掀起了一股舆论风暴扑向碳晶科技。

先是阿美理工大学的物理研究机构发出一篇论文,大概意思就是说碳纳米材料现在被炒作的太厉害,而且碳晶科技对如何量产碳纳米材料的技术含糊其词,经过他们实验室验证并没有碳晶科技描述的那么好,实验室数据有造假嫌疑,尤其是碳晶电池性能数值夸大严重,它结构复杂长时间使用有自燃或爆炸隐患。

后边陆续有几家欧洲的大学研究机构也发表声明,都认为碳晶科技制造的太阳能板及碳晶电池并不是真正的碳纳米技术,只是在玩概念炒作。

这些由大学备书的声明被欧美几家主要媒体拿过来反复评论,总之就是学术不透明,碳晶科技这种能力不可能是真的,哪怕真的也掺假了,王栩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独立做出这种研究。

而且商州水处理的改造被在华的国外记者报道给自己本国,很多媒体虽然说的也是商州政府在为环保做努力,但言外之意指向了贸易保护,地方官员大力给本土企业站台,碳晶科技的净水设备为何能一家独揽内地主要城市的基建民生项目,这其中就没有什么猫腻交易存在吗?

尤其是BBC电视台在这两个月里,拍摄商州水管线改造施工现场,采访路过居民的那些抱怨影响生活、影响交通的话语,专拍在这些路口上下班高峰时堵车的画面,他们评价是政府组织为了利用基建项目大肆挥霍资金,名为民生实则牟利。

这股舆论风暴越刮越离谱,国内一些大V,独立媒体可算是得着理了,纷纷转载阿美理工的论文,含蓄点的只转载不发言,仿佛一切不言自明。

有些博主直接大肆评论起来,说:“痛心疾首啊,科技可以落后经济可以落后,但脊梁骨怎么能丢呢,学术造假都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我早就说过,碳晶科技就是个皮包公司,不知道哪里抄袭来的技术,一个本科大一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哪家公子捞名望呢。”

“做这企业说不定就是为了洗钱,真是没救了!”

本来商州水厂和污水厂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市府准备下一步治理河道周边绿化和排污企业的问题了,现在市区河道再没有生活污水排放了,只剩下企业排污。

这些排污企业都是火电厂或化工造纸相关的,他们大多应环保要求加装了污水处理设备,但经济成本考虑,多数时间污水并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了,环保部门来巡查时再提前开启污水处理设备,还有很多隐蔽的小企业小作坊更是连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买直接偷偷排放。

日积月累下来造成商州大多河道污水横流的情景,这次市府酝酿出台文件严格管理相关排污企业时,舆论场上的风潮也影响到了商州,下一步的改造治理被紧急叫停,风传有可能上边还会派来调查组。

主管工业的钱副市长心急如焚的跑进市长办公室,语气激动的说道:“市长,怎么可以这样,明明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商州市长黄山明沉默的坐在办公桌后面,办公室还有高新区秦主任以及另一位管环保的王副市长,网络及媒体的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影响到政界。

黄市长一手主导的水资源改造工程,他相信碳晶科技的技术,而且现在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厂改造完成效果极其显著,他也有点不理解为何不让进行下一步治理了。

高新区秦主任踌躇半天,终于出声道:“市长,是不是还是因为那些排污企业?”

“嗯?”听到这话黄市长和其他两位副市长都转头盯着秦主任,大家脑子里开始在思考着。

市府下一步治理政策在酝酿阶段也跟商州几家主要企业透了口风,毕竟需要他们大力配合的,这个政策就是让这些排污企业升级污水处理设备,更换为碳晶科技的滤水净水设备,再不然就是改造排污管路交给污水处理厂,只不过需要缴纳比以前要贵一点的排污费用。

这个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商州的大小企业难以接受,大企业不愿意折腾也有资本跟市府说不,小企业不敢说不,但确实资金缺口很大,不愿意为环保背负这么多代价。

有一家央企在商州分公司的老总放话:“我们污水处理完全达标,根本不需要更新设备,还有怎么就必须购买碳晶科技的?他们背后站着谁?”

也有人说:“市府不能只顾着亲儿子碳晶科技,别的企业死活就不放在眼里了。”

这些异议市府的人都在想办法协调,不想现在舆论风潮变化影响到这个政策被直接叫停。

碳晶科技的高管们也在开会,他们还没有收到政府层面的消息,但互联网以及国内外媒体已经让他们够头疼了。最近连续有媒体联系让碳晶科技就国外科研机构的论调做出回应,还有几家所谓独立媒体已经堵在碳晶科技行政办公室楼下和碳晶工厂了。

林楠看着办公室众人,说道:“都说说吧,怎么应对?”

孟昭语气激动的说道:“他们就是一派胡言,咱们的技术实力什么样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怀疑这怀疑那的,他们怎么做不出来我们的东西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