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产品的合作开发33(1 / 2)

王栩听着林楠在电话里解释,原来是那家名叫BYD的公司,之前碳晶电池招标合作时他们也努力想要合作,不过王栩考虑到石墨原材料的问题就拒绝了他们。

这家公司其实在锂电池领域算是国内研发水平很高的企业,也舍得资金投入,去年他们投资进入汽车行业,发展的规模不小,最近好像要准备赴港上市呢。

林楠电话说:“对方公司的董事长王惜福因为联系不上你,多次给我打电话,而且不光他们,还有两家国内汽车企业也发来合作申请,都是关于碳晶电池的。”

王栩想了下说道:“等我回公司再详谈吧。”

挂完电话王栩思考起来,跟那两家石墨企业合作的碳晶电池新工厂,产品都是为太阳能发电储能或其他大型储能而设计的,也可以直接运用在汽车上,但从空间利用角度来说它有种种的不方便。

当初的授权协议并不是垄断所有电池应用领域,王栩跟汽车行业合作也没有什么影响,现在新的合作倒也能促成孟昭电动机研发团队的锻炼。

他开车出了天机实验室,从进去到现在一共有两个月时间了,看着车窗外的阳光明媚,街道上车辆行人穿梭,店铺叫卖,他有种重回人间的感觉。最近推掉了很多事情,像学校实验室也只是电话或邮件帮着解决一些疑问,韩思蕊更是没联系过几次。

算算时间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吧,这两天忙完工作还是去陪陪她,不然这个女友不知道对自己得多大怨念了。

很快来到公司,他把林楠孟昭及白树铭叫来开会,询问最近的情况。

林楠就把公司大致情况像碳晶科技办公大楼建设及这些合作申请介绍了下。

白树铭负责销售相关,他那边给出的信息是国外对碳纳米原材料的订单最近剧增,分析说估计是在哪个领域有企业做到应用上的突破了。

孟昭也认同他的判断,国内外都有对碳纳米材料结构的不同定制需求,给出了很多具体的结构设计。在公司研发领域,孟昭自己在管电动机研发,指定另外一个博士负责的反渗透技术进展迅速,再有一两个月应该能拿出相关产品了,也是因为碳纳米合成器可以直接做出相关薄膜来测试的原因。发电机的还在摸索中,主要相关招聘的研究人员还在组建,这块比较缓慢。

王栩听完后沉吟半天,说道:“情况我大概了解了,你们按各自负责的内容继续推进工作吧。至于汽车动力电池的合作,我同意,林楠你向BYD发出邀请,就定后天吧,先谈着,不行再考虑其他公司。”

众人点头,离开了办公室。

林楠给王栩前面的茶杯又加了些热水,坐下后笑着说:“老板,孟昭之前推荐的一个叫秦众的技术人员,现在暂时让他负责碳晶科技工厂的生产以及那4家合资企业的技术指导,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你看是不是给他副总的待遇,这样也能激励他更好的工作。”

王栩之前听说过这个事,自己技术团队培养出来的人能挑起担子还是很不错的,点头就说:“你看着决定。”

端起来杯子喝了一口,他以前对茶没什么兴趣的,不过自从跟学校实验室里那些教授们天天讨论,他们每人一个大茶杯灌着,王栩受到影响慢慢的也喝起来了,林楠不愧是做过房产销售的,很有眼力见,现在每次来都准好茶给他。

“至于副总待遇还是等年底吧,到时候包括其他几位一起,你也可以给他们先透露下,股权激励至少会拿出6%,而且今年就分红。”王栩微笑着看着林楠道。

“啊,今年就分啊!”林楠喜上眉梢,激动的站起身来,女强人的形象差点破防,毕竟她也才24岁啊,惊喜之下显露出女人的姿态。

王栩笑了,好久没看美女姐姐这个样子了,遂又说道:“可不是全分了,到年底盘下帐,拿出来1个亿吧,正好天机科技这边我要做些事情。”

林楠她心里快速计算3%的分红,扣除税款等自己至少也能有两百多万,这下买房买车一步到位啊!

她抬头用美丽眼睛盯着王栩,恨不得上前抱着他亲一口。

王栩笑嘻嘻的喝完茶水就起身,说了句:“我先走了,你慢慢乐吧!”

“谢谢老板,我送你下去。”林楠忙收起思绪,但嘴巴还是乐的合不上。

她坚持把王栩送到地下车库,还给王栩看了看公司购置的高管车辆,一水的帕萨特,以及4辆别克商务车用来接待客人。王栩心里估计她可能听说老板买的第一辆车就是这种,才做出的决定,作为公司用车价格不高也不低。

王栩看了眼后对林楠说道:“跟BYD的合作如果顺利,或许咱们很快就能用上自己造的汽车了。”

他说完就上车离开了碳晶科技的地下车库,以前关于汽车他对国外品牌总是高看一眼,但现在自己既然拥有这么黑科技,造出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来使用那不更好。

深市BYD公司,王惜福办公室,他的秘书拿着传真敲门进来,说道:“董事长,碳晶科技发来了邀请,定于后天上午在商州会谈,他们的王总也会参与。”

王惜福正在看一个文件呢,听到此话猛地一拍桌子,喜道:“太好了,看来他们也有合作意愿啊。”

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快速来回踱步,最近压力非常大,本来经过这些年的不懈研究,锂电池领域他们已经在技术运用上获得突破,产品品质能跟国外企业并驾齐驱的地步了,全公司上下都觉得以后大有发展,信心爆棚的他又决定试水汽车制造,有意做出用电驱动的汽车,准备在这个全世界上还比较空白的领域做出更大成绩。

谁知道横空杀出个碳晶科技,短短几个月时间,根本没有正面交锋,锂电池行业就被杀的七零八落。从碳晶电池刚刚进入市场时他就关注到了,命人在国外市场采购了一批,拿到测试结果后被惊出一身冷汗,这种产品是要革了锂电池的命啊,他奋斗这么多年一朝就要被打回原形。

着急的他发动各种人脉了解碳晶科技的一切,但碳晶科技发展的实在太快了,等到他准备好去接洽时,想跟人家合作的公司早已挤破脑袋。商州招标时他带队驻扎一个多星期,报出的条件不可不谓优厚,甚至是让出公司控制权都在所不惜。

可当台上林楠轻飘飘的宣布结果后,王惜福如坠冰窟,他知道中标的碳晶电池合作方都是石墨能源企业,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在锂电池领域再好又能怎么样,错失这样的合作机会,他预感公司将面临困境,甚至没有未来。

回到深市后,他组织高管开会寻找出路,众人都很沮丧,分析了好几天后,公司汽车制造领域的负责人王鹏提出,是不是可以用汽车电池为合作方向,尝试跟碳晶科技的持有人王栩建立合作关系,让公司活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