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归家(1 / 2)

翌日上午,在吴淞港码头不远的炮台公园里王栩见到了躲到草丛里的273号,它肢体全部收缩起来只有四十多厘米高度,远看还真有点像个垃圾桶。

王栩昨晚在码头不远的游轮公司员工宿舍住的,船长张立胜帮忙联系的,今天临走前又赞助了他500块钱路费。

王栩如今分文没有,手机也没,只能记下张立胜的手机号说到家还钱,但他直说这点钱不算什么不用还,戏称也沾沾他这大难不死的好运。

王栩很是感激,500块或许在沪市不算啥,但在他们月均工资不超一千的老家,已经不算小数了。

即便张立胜说不用还,王栩觉得还是不能让人白帮忙,将来研究明白外星黑科技,再还这人情吧,绝对要给出超额的回报。

在公园里的王栩看着273号和电池组想着怎么处理,先带回家去,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充电问题,不然人生地不熟的沪市更麻烦。

然后跑外边找商店买了几个蛇皮口袋,将收缩模式下的273号和充电设备装一袋正好,电池组拆开分成两大袋子也装好。

273号浑身都是复合金属材料并不很重,大约跟一块能量电池差不多,也是三四十公斤。

以现在王栩的体能,搬起来不叫事。通过公园外墙隐蔽的缺口挨个扛到大路边,最后找了面包型的出租车装车去火车站准备办托运。

司机看王栩面嫩带的袋子又重,报了60块,王栩也没想太多,答应了就上车出发。

顺利到达沪市火车站,先去托运处花了一百多块钱把那组能量电池办了托运,王栩也不担心谁拆开袋子看,反正看外观也看不出个什么,上面的达拉人文字肯定没人认识,顶多认为是个比较精密的电子设备类的。

然后扛着273号那个袋子进售票大厅办了临时身份证,买票进站,安检也很顺利没人看得出来是个什么,反正检测不是易燃易爆的东西就行,很快王栩就坐上了去中原省会商州市的火车。

他老家没有火车站所以只能到商州再转汽车了。

商州王栩来过两次,一次是跟爸爸来郑州看病,那一年刚四十的王父心脏不舒服来省会医院做检查,还好结果不算严重,买了点药就回去了。

另一次是来给妈妈的姨,王栩要叫姨姥的长辈贺寿。

他们家里几个儿女都在政府或者国企单位工作,条件相当优渥,职位最大的那个表舅在商州市的国营棉纺企业任副总,还有个表姑好像是在公安分局工作,也是个干部。

那次吃饭的经历王栩并不是太开心,大人倒没什么,表舅表姑家里的几个孩子对基层来的王栩十分鄙夷,那会都是八九岁,十一二的孩子,比较最多的就是穿着打扮。

虽然王栩父母对他算溺爱的,但是一是条件有限,二是县城再怎么时髦也赶不上城市,被嘲讽老土的王栩面上没当回事,但小小的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受伤。

火车咔哧咔哧的开进商州,速度渐渐放慢,王栩思维中对在这里的记忆,也越清晰敏感。

晃晃脑袋起身,他来到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接水往脸上猛搓,湿漉漉的脸也不擦,抬头看着镜中的自己。

他皱着眉头,记忆太好也不全是好事,王栩只要愿意,在脑海里能直接模拟回忆中的任何画面,清晰真实的影像,他可以从任何角度查看任何细节。

几年前发生的事,本来他都淡忘了谁知道情景重现又来一遍,虽然现在的他不在乎了,但总归是不美好的回忆。

摇摇头先不想这么多了,以后看看能不能摸索出个办法控制自己思绪。

商州火车站旁就是长途汽车站,换乘比较方便,下火车后十几分钟王栩就上了回家的大巴车,他上车就开始睡,睡眠能让大部分脑神经也休眠,这能有效制止这种闲下来的胡思乱想。

再睁开眼时晚上八点了,已经进入长光县城,这一觉睡得实在太舒爽了,虽然只有两个小时多点。

王栩手机还在威海,所以今天一早去火车站时借李立胜的电话,告知了爸妈一声,他父母并不知道具体到达时间,两口子下午两三点开始,就都在烟酒店待着,守着回家的必经之路望眼欲穿。

王栩扛着装273号的蛇皮袋子走进回家的这条街道,八九点钟了,行人不算很多,老远就看到亮灯的小铺里爸妈身影轮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