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航(1 / 2)

午饭很丰盛,各种海鲜弄了三桌,20多个人围坐着,韩老板介绍,除了他自己在家坐镇,栋梁在岸上负责联络销路不上船,其他在座的都是后天跟船出海的。

船长叫邢兆40多岁年纪,鲁省人,很是健谈,烟不离手,与众人聊天不时爽朗大笑。

表舅带着王栩二虎四个来敬船长酒,邢兆来者不拒,喝完笑着说:“好,看着都是踏实的后生,好好干!”

席间又认识了管王栩他们这些渔工的头叫李运河,也是四十多岁,虽是韩老板的亲戚,但人也不错很实在,经验丰富,他跟王栩几人介绍了船上大概工作内容。王栩之前也听表舅讲过,现在更多了一层认识,看来渔船这活确实不是那么轻松的。

9月15号王栩登上了远海拖网渔船鲁403号,安排好舱室后就去帮忙整理渔具渔网,忙活不久,船上汽笛响了三声,柴油机轰鸣着带着这艘30多米的船缓缓出港。

船速不快大约有12节左右,近海现在渔获很少,他们这艘拖网船是要到靠近日本南边海域的渔场捕捞。

一个多小时后,船在海面上起伏已经比较大了,王栩倒没有晕船,可能因为平衡能力不错吧,他现在有1米78,上学时经常打篮球,骨架比较大略粗壮,但五官清秀,显得俊朗,还是个阳光少年,临出航前他还剪个短寸更显得精神干练了些。

航行一天,在船上王栩他们也没闲着,李运河带着他们几个新人详细讲解了工具使用和注意事项,再三强调操作流程,安全规范等等。

王栩基本心中有数了,只是还没有真正实操,不知道自己顶不顶的住。

入夜后船长邢兆指示大家做好准备,已经发现了鱼情;在李运河指挥下几个人帮着把拖网放出,海面风浪不大船比较平稳,深夜的海上能见度不高,可能也有阴天的原因。船上灯火通明,还有几台大灯照着海面;表舅叼着烟站王栩旁边解释,这是为了吸引某种鱼群跟来,这样收获能更大。

一个小时后开始拉起网兜,滚筒的转动一点点把渔网从海水里拽进甲板,最后向上吊起网兜,出水面看底部已经被鱼虾装的圆鼓鼓的。

李运河眼睛放光,喜道:“好啊,开门红,这网得上千斤。”等到网兜完全吊起来,表舅和另一个汉子上前把封口的绳子打开,各种大小鱼夹杂着虾蟹哗的全出来了,摊在甲板上隆起一堆。

王栩几个人赶快上前,将鱼虾分类,这网比较多的是鸦片鱼;在船上干活必须手脚麻利,要快速分拣,尽快分类放到船舱的冷库,保留海鲜鲜度提升价值。

一晚上下了4网才算是结束,王栩穿着胶皮连体裤带着手套,倒完最后一筐鱼后就一屁股坐在甲板上喘息,腰都有点直不起来了,分拣鱼蹲久了腿难受,还要端框一趟趟送鱼到冷库,虽然每框不算重,但这套动作要连续操作了几个小时,强度不是一般的大。

二虎跟表舅他们忙完也靠了过来,二虎浑身都汗透了,解开衣服扣子扇风,咧着嘴说:“娘的,这比干农活累啊,太急了。”

“嘿,这才刚开始你就扛不住了,能不急么,鱼群走了就网不到大货,耗着油在海上空转啊!”表舅撇了眼二虎又说:“慢慢适应了就好了,这钱挣的不轻松但比种地得的多啊。”

王栩实在累的不想说话,一直坐那大喘气,衣服也差不多汗透了,海风一吹还有点凉。他真没受过这种累,以前家里还种田时王栩刚四五岁,后来去县城上学,他们家的地就不种了,老家二叔包了。

所以除了打篮球活动量算大,其他重体力活基本没干过,王栩感觉以前有点高估自己了,在爸妈面前信誓旦旦的,实干起来也是个渣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