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389(1 / 2)

  这本古书历时久远,而且又是手写而成,字迹潦草而又模糊,再加上还都是繁体字,辨别起来极难。

  不过池瑾从小就跟着池煜看各类古籍,仔细辨认虽然不能说上面的字全部都认识,但内容的大致意思,还是可以看懂的。

  看完那古书上的内容,池瑾眉头皱得都能挤死只蚊子。

  写这本古书的人,是石棺中的老道,同时也是这个道观的观主。

  只是这具尸体并非是与这古墓是同一时期,而是在一百多年前身陨的玄诚道长。

  根据这古书上记载,在自家道观下有一座宋朝古墓,玄诚道长是知晓的,而这件事属于他们道观的不传之秘,在每一任观主继任时,便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下一代,让其守护这座古墓。

  可以说,这座道观在未败落之前,每一任观主都是守墓人。

  对于这座古墓墓主的情况,玄诚道长并未详细记录,只说是大人物。

  不过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玄诚道长对墓主的忌惮之意。

  在寥寥数语之后,便到了关键点。

  一百多年前,那时候正值清朝末年,到处兵荒马乱,上有外敌侵略,下有官兵匪患,可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玄诚道长在这个深山老林的道观之中,却能独安一隅,就仿佛外面世界的连年征战,都跟这个道观没有任何关系的一样。

  打破这种和平的是一对母子。

  有一天,玄诚道长下山,遇到了一对从外地逃难至此的母子。

  这对母女一看就是大户人家,身上穿着绫罗绸缎,但是身上血迹斑斑。

  在玄诚道长遇到这对母子的时候,母亲受了伤,身上中了刀。

  一问之下,玄诚道长才知道他们一家是从外地逃难至此,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拦路的山匪,孩子的父亲和随行的仆从都被山匪给杀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也都被抢走了。

  而为了护住这对母子能逃离,一家人都死光了。

  那妇人看到了玄诚道长,见玄诚道长面善,便恳求玄诚道长收留她们母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