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汉缠上了_分节阅读_第69节(1 / 2)

  现在看上去倒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孙知青那边也来接人了。

  孙知青也是借的村里的牛车,牛耳朵上也别了一朵红花,也不知道在哪里找的。

  拦门的男知青平时都是跟孙知青混在一起的,怎么会真的拦,没过多长时间就把人放进来了。

  因为这边也只剩下艳红姐一个人在这边住,所以新郎也就直接就进来了。

  一般来说结婚的时候要有亲兄弟背上车的,可是知青在这边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一切从简。

  可是孙知青进来之后直接就来到了艳红姐的面前转过身去露出后背,示意艳红姐上来。

  孙知青从屋里一步一步的将艳红姐背到车上去。

  这个时间,唐宛等人也将艳红姐的东西放到马车上去,这边的知青点彻底的冷清下来。

  村里有喜事都是全村出动来看热闹的,现在随着牛车的远去,人群也跟着远去。

  夕阳下,牛车带着艳红姐跟她的行李晃晃悠悠的朝新生活而去。

  跟在牛车边的热闹人群跟冷清的知青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就更显得知青点的荒芜。

  刚刚还热闹的地方,仿佛一下子散场。

  谁也不知道几年后这里会永远的沉寂。

  第 一百零三章 拖鞋

  这边的秋日短的很。

  唐宛跟白奶奶一起才刚刚把厚被子跟厚衣服做好,天气就一下子冷了下来了。

  萧瑟的秋风吹在脸上,有一股刺骨的寒意。

  下工的时间倒是多了一点。

  按照大队长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把这些事情做了,大家伙能准备过冬了。

  一开始的时候唐宛还不明白准备过冬是个什么意思,后来才发现这边的准备过冬跟她想的还真的不太一样。

  这边的准备过冬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很多准备。

  先是秦征跟赵东去了一趟镇上带回了不少的粮食,其他的村民也基本上是把家里的粮食盘点了一下,不够的就用细粮去换一些粗粮回来,保证能够家里人冬天吃的。

  还有就是开启了疯狂的上山模式。

  深秋的时候上山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却有非上不可得理由-找柴火。

  村里人用柴火倒是很少会砍树,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毕竟靠山吃山。

  山上密密麻麻的树,秋天的时候落下的枯枝都够村里所有人家用的了。

  于是乎就可以看到在这种冷天之中,大人小孩都上山的场景。

  年纪小的就带个背篓,捡一些小的枯树枝或者是树叶子,到时候引火用也很好使。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跟父母一样带根绳子上山,把捡到的柴火绑成一捆,然后背下山。

  这个事情倒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完的。

  毕竟冬天本就是烧柴多的时候,更何况还要囤够一整个冬天要用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白奶奶对上山这件事情还是很热衷的,虽然秦征和唐宛都不让她插手干这样的活。

  捡柴火得来回弯腰,白奶奶做起来有些费劲。

  她上山主要是找一些野生得药材,白奶奶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唐宛跟罗英是看不懂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基本上上山的话就是白奶奶自己找草药,唐宛跟罗英在她不远处捡柴火,而秦征跟东子有的时候会去镇上,大多数的时候下午回来,然后就会自觉的上山背柴火回去。

  虽说人口简单的家庭用的柴也会比较少一点,但是秦征这里还真的没有少囤。

  主要是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有备无患。

  冬天里用柴火的地方那么多,山上到时候几乎也是被雪掩盖,到时候要是柴火不够可就受大苦了。

  毕竟这边冬天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烤火,一家人在灶房里烤一整天的火,有人来了也是去没烤火。

  若是柴火不够,冬天就受罪了。

  都是在这边长大的人自然是不用提醒,就连癞子这样的闲汉都知道乖乖的上山捡柴火。

  毕竟每年冬天村子里死的人都会比其他时间多。

  尤其是身体本就不好的老人,大多是死在冬天。

  唐宛也在这个时候明白了有一垛高高的柴火带来的是怎样的安全感。

  因为天气变得更加的冷了。

  大约是靠着山的缘故,冷得很过分。

  在这样的天气中也就罗英能过来玩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