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悟道:超弦理论227(1 / 2)

……

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利用纯粹数学的方法,推导出了一种新的粒子:正电子,并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

后来,通过各种实验,反物质被验证真实存在。

反物质是由正电子和负质子组成的,它们与通常的电子和质子相反,具有相反的电荷。当正电子和负质子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湮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克的反物质与正常物质发生湮灭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一颗原子弹爆炸。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应该产生了等量的反物质和正物质,但是它们在湮灭后留下的物质数量并不相等,导致了宇宙中正物质的数量远远超过反物质。所以反物质去哪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除了反物质,科学界还有的未解之谜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它不发光、不发热、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不能通过现有技术进行直接观测,只能通过其对宇宙星系引力的影响可以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大量存在于星系、星团及宇宙中,其质量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见天体的质量总和。具估计,宇宙中大约85%的物质是暗物质,而“正常物质”只有15%。

除了暗物质,宇宙中还有暗能量,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它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因此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只能进行推演预知它的存在。

在余良看到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时,脑海中的顿时想起‘大道无形"四个字。

不可见,不可闻!

有些东西并不是不存在,只是你感觉不到。

想要发现它们,就要放弃你固有的思维、方法,用另一种思维、方法去寻找。

余良突然顿悟,明白了师傅张三丰所说的‘缺失悟道"是什么意思。

师傅张三丰想教给余良的,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他去睁眼看世界!

暗物质、暗能量,都是无法用现有能力观测到的。

若是想看到它们,就需要用新的观察方式。

他这是被局限在‘物质世界"中,而忽略了宇宙中更深层次的存在。而“大道无形”就是提示他要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从更高层次去理解世界。

余良回想自己的修行之路。

一步步走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初得到的感知能力。

人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可见光以外的光,听不到超出频率的声音。

自从余良获得了异蛇的感应次声波能力和感应电磁场能力后,才逐渐掌握声波和电磁场的能力。

这就算是一种悟道,让余良踏上了修行之路。

但若是余良不再悟道,获取新的方式看世界,那么他的修行之路就到此为止了。

余良想到刚刚他还想去月球看看。

相比较地球去往月球,宇宙实在是太大了。太阳系的直径约为一百二十亿公里,而银河系则是约有十万光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