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让我看看自己的极限(1 / 2)

修行之路,性命双修。

食气成真。

是练气修行者的第一个神通。

对于地仙左道而言,重天神通为性,气机修为为命,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何谓食气成真,除了辟谷与神力,这一神通内气府,真灵成真。

气府之内可以温养法器,运用法器,真灵可以感知自己的天时阳寿。

然而这样子却还不是此境界的极限。

还需要一口口的真气出现,将还处于虚幻的灵境转为真实,大成之后,灵境可以化身随身的储物道具。

这些当然都需要修行者积攒和打磨自己体内的内家真气。

若是没有采气的功法,修行者便只能够日夜打磨,基础吐纳的方式积累自己体内一口口的真气。

只不过这样子一日修为的一口真气,却可能需要好几日的功夫,而且远远不如修行功法的真气。

但是任何修行功法所凝结出来,修炼出来凝实灵境的真气,都是有所不同的,已然成了灵境的根基。

转修功法的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危险的。

反而不如在修行路上根据已修炼的功法和看见过的功法,然后不断细微改良,将这功法变成自己的形状。

对于任何修行者而言,命功到了最后,全部都需要自己参悟和创作。

好的修行功法,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与前期的苦功,需要更换和创作功法的时间也可以变得很晚。

而且对于功法而言,减法比起加法好做。

没有修行者是不缺时间的。

荀白衣的家中虽然有修炼之法,但是相较于黄庭山君手中的的功法略微有一些不如。

这位山君,可是从宋国开国就存在的仙人,据传说乃是东海万妖国出身。

平素里面最喜欢的便是提携后生晚辈。

荀白衣为了能够参加山君宴会,可是颇为苦心经营成为了,这位狐山君的狐子狐孙们的云箓先生。

多年苦功,怎么能功亏一篑?

荀白衣的父亲跟母亲,都是修行者,前者宗门剑修,后者乃是亡国贵女,文剑双修。

他们当然给荀白衣留下不少法术传承的典籍。

法术对于修行者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法术者,多为护道之术,升品之时,必有劫难降临大考修行者,若有法术伴身,便是渡劫利器。

练气之前,并不能修炼法术。

所以荀白衣当时只是大致了解一下家中所有的道法。

宋国现在实在是太乱了。

而想要离开却必须要等到一个半月后,大船队路过远处,坐上顺风车。

荀白衣虽然有仙舟阵法和虎爷保护,但是对于护身的本事那自然是越多越好。

家中法术共有一百三十二篇,这其中有珍贵的,也有普通的,更有就连荀白衣的父母只是机缘巧合得到,无缘练成的顶级法术。

荀白衣也很自然的早就决定好了自己修炼的法术。

此法术,起源于远古合欢宗,后改名欢门,兴盛繁华之时,乃是大楚天朝的大宗,其门中术法,仙道经典无数。

而有关于欢门的法术,乃是荀白衣的父亲临死之前才告诉荀白衣的。

荀白衣这才知道自己父亲竟然收藏了如此欢门如此多法术,甚至还有欢门的折扣卡....

姑且不说资源跟血脉这些物质条件,任何法术,修行典籍,修炼和参悟都需要天赋以及缘分,有些时候即便是绝世的天才,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缘分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缘分。

地仙左道,万法皆修。

被一定要修炼的神通法术困住前路,亦或者大道仙种枯萎的修行者数不胜数。

长生路上,尽尸骸已。

唯有传说中的混元太上大罗元婴境界之威能,才能够万法通明,想要学会什么法术就学会什么法术。

这个证道时代,已有一万一千年的岁月。

第四个千年中,有一位修行者的事迹和传说颇为耀眼。

此人便是欢门的一位女子大道君。

此女子本是教坊司歌姬,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有幸救下了身中情毒的大楚太子,也就是西楚江呈帝。

得其传法之后,此女拜入合欢宗门下,修行路上机缘无数,一步步开辟福地洞天,又将合欢宗开辟成为整个大千世界足迹最为广阔的门派。

此女最是风光的时候,曾经睡过六十余位国主,其中包括天朝圣帝,霸主国君,大国之主....欢门横行天下,她差一点点就可以开辟天庭,成就帝君果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