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麻奶奶挨门寻儿 碎雨寒痨疾缠身(1 / 2)

话说昨晚上四小鬼抬了这麻赖子就径自走了。

麻奶奶知今日那鬼道士就要接赖子去学法,也不知怎么个学法。直愣愣在房里坐了一晚也没见那赖子回来。

翌日天还没亮这麻奶奶就穿了衣裳上街去找,把那酒馆挨家挨户寻了,没见一个开门有人的。心中叫苦,想必这儿子已被那鬼道主给接走了。

平日里跟这赖子一起喝酒的也晓得几个,便撑着拐儿又挨家挨户问起来,问道李当儿家才问出个话来,这李当儿正是昨晚和赖子一起喝酒的其中一个,自打昨晚回来这李当儿钻到被窝里就再没出来,媳妇问他,他也不说话,只把头摇。把他媳妇吓得不轻,还以为被邪打了身,急了叫了公婆起来。爹娘来看,他也只摇头不说话,任你怎的喊他也不回声。

其父认识个算卦问卜的先生,有点手段,在街坊里也有点名气,忙披了衣服就要去请。这李当儿见父亲要出去,急的跑下来拦着,誓死不要家里人出门,一家人仔细一看,这李当儿不知啥时候已浸了一裤子尿。

爹娘只好把他弄回床上,让儿媳帮他换了裤子,一家人就在屋里坐了,一夜没合眼,等这天刚亮,其父就要出门去请那先生,这刚出得房门,这麻奶奶就寻上门来。

见到这麻奶奶来,这李当二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了一会,哭的清醒点了,便把昨晚麻赖子被四小鬼抬走的事说了。

一家人听这李当儿说完,早已被吓得一身冷汗,这鬼多是听过,可哪个见过,鬼抬着棺材收人这事,更是听也没听闻也未闻。

只见这这麻奶奶听完叹了口气,擦了擦老泪,拂了拂李当儿道:“孩子别怕,这鬼啊不是冲你们来的,是我那儿做得个报应。”这李家一家见此也想上去安慰一下,这麻奶奶见此摆了摆手,啥也没说,撑着拐杖出门去了。

麻奶奶出了李家大门,仰头一叹,拂了两下眼睛,慢慢悠悠的往后山去了,麻奶奶行到一长满草的坟堆前,依着墓碑坐了,这墓正是麻仓父亲的。

麻奶奶依着墓碑就哭,哭这老天待她太薄,老头早死,儿子不孝,就此还被那小鬼索了去,留她一人在这世间,孤苦伶仃。

哭了半天,哭的累了,泄也了悲伤,长叹一声起来,又拍拍屁股上的土,撑着拐杖往家里去了,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般,刚才哭的那些伤心事好像也全不是她自己的。拄着拐杖一摇一摆,使这身影在太阳下显得格外厚实。

这麻奶奶回来与这两小儿搭个伴,每日做些针线活换些钱来,又将赖子买的那几只鸡养大,把生的蛋也买了。两小儿见麻奶奶辛苦,把劈柴做饭,补墙修瓦的事都抢着干了。邻里都说她丢了个儿子换来两个好孙儿,麻奶奶听了也只陪一笑。

就此过了一年,又是一季春天,这麻奶奶身子虽是硬朗,却也躲不过这季候冷暖。

这天傍晚,几只母鸡偷溜出门去,正值又落了几滴春雨,淅淅沥沥还有点冷,两小儿出门找鸡,找的久了也不见回来,这麻奶奶担心,便寻了件厚衣穿上,出门寻两小儿去了。

虽说这雨小,但淅淅索索下的久了,这路上也开始泥泞起来,这麻奶奶本就腿脚不便,一个不注意滑翻在地,把半边身子给摔麻了,挣扎半天没能起来。

等两小儿找了鸡回来,这麻奶奶已在这雨中淋了许久,整个身子都已经淋透了。两小儿扶了麻奶奶回去,又点了火盆给麻奶奶暖身子。可终是年岁里去了,因为此番染了风寒,整夜发烧,咳嗽不止。隔天两小儿请了郎中来看,看完给开了副药。

两小儿照着方子抓药熬了,麻奶奶喝了几副便觉好些,只剩偶尔咳嗽几声,家里也不富裕,见好些了就再不服药了。

哪知这过了半月,咳嗽越来越重,到后来整夜整夜咳嗽。两小儿见的着急,就扶了奶奶去瞧大夫。

郎中看完,说是久病不治,现已成痨,痨虫入肺,怕再难痊愈,只能听天由命。

两小儿听完急得直哭,这麻奶奶将两小儿视若己出,整日里嘘寒问暖,饿了给吃,冷了给衣,热了摇扇,撑了揉腹,虽是半路相认,却胜似亲血骨肉。听得奶奶此病无方,当时给这郎中跪下磕起头来。

郎中见此,忙的搀起两小儿,对两人之孝连连称赞,说自己若有此孙儿,死也无憾了。见两小儿孝心赤诚,也不敢耽搁老妈妈病情,便与两小儿说阴泽县里有个严神医,其年岁已高,岐黄之术堪称一绝,让他们到那去看看。

两小儿拿了这郎中给的地址,谢过郎中,便回家中拿了几件衣服,背了干粮,老少三人就往阴泽县去了。这阴泽县离阴山镇足有一百多里路,麻奶奶咳嗽的厉害,走不了几步就要歇息一会,两小儿也不敢急,就这么十步一停七步一歇,好在途中遇见个农户,正好牛车顺路,将麻奶奶捎带了一截,就此等到了阴泽县也已日近将斜。

两小儿寻着地址,找上们来,又因来此瞧病的人多,在外面又等了一会。等轮到他们时,这草堂药童,抱了块门板就来闭馆,大声宣了一句:“今日方尽,明日再启。”意思这神医今日看病人数已够,要众人明天再来。

这老神医因为之前寻他看病的人太多,有时忙到半夜还有人等他瞧病,结果累坏了自己身子,便定下了这每天只看三十人的规矩,每日桌上只放三十张草纸,写完了药方就闭馆,谁来也不看。

两小儿着急,就上前去求,这药童也不搭理,只顾着把这门板往上扣,两小儿隔着门缝看见那老神医已经背着手往后堂去了,这药童装好门板,在里面锁了,也自去了,任两小儿敲门也不回应,两人敲了半天没有人应也只好从门前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