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岁月侵蚀的灵魂23(1 / 2)

换上精致的服装,挽起长长的秀发,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让灵魂也换上崭新的装束,慢慢抚平曾经的创伤,将那个被岁月侵蚀过的灵魂抛向昨天昏暗的天幕,此时的我是重生的鸿宇,从痛苦的过往中艰难的挣脱出来,如凤凰涅槃一般,勇敢地飞向远方蔚蓝的天空。

我和苏曼向师傅磕了头,再一次跪在爷爷奶奶的牌位前。

“爷爷、奶奶,从今天起,我有了一个姐姐,她叫苏鸿宇,今生我们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小曼跪在那里,语气真诚而欢喜。

“爷爷、奶奶,”我轻声地喊,眼泪不觉流了下来,此时,心情无比的复杂,突然想起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垒瓜园的时光,而现在,身处几千里之外,再也没有到她的坟前诉说过家里发生的一切,诉说对她无尽的思念。

长时间跪在那里,画面整个停滞下来,台上的烛光微微地跳动,一缕薄烟在空中升腾。擦拭了一下眼泪,让自己从过去中走出来,整理凌乱的思绪:“我曾经在一天内失去了父母,也同时失去了兄弟姊妹,失去了爱情,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痛苦挣扎,带着无限的绝望行走在人间,从没有渴望有一天还会有父亲,还会有姐妹,还会有家的温暖,而这些是师傅和小曼给予我的,生活突然有了希望和奋斗的激情。感谢师傅的信任,感谢苏曼的情谊,曾经的我对这个世界是绝望的,所有的语言都不能诉说尽此时的心情,正如师傅说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和磨难,这是生活赏赐的成长,有人在磨难中消沉,有人在磨难中迷茫,也有人在磨难中坚强。我经历了迷茫、消沉,也经历了绝望,但此时的我告诉自己,那些迷茫和消沉都将成为过往,我会用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一直认为老天对我是不公平的,给了我太多的磨难,但今天才知道,所有的磨难都是我的财富,经历了这些,以后再没有什么可以把我打倒,更感谢老天给了我一个妹妹,让我重拾对亲情的信任,爷爷、奶奶,从今天起,我会和小曼不离不弃,相互信任、相互包容,把师傅的木雕事业发扬光大”。

“姐,你咋还叫师傅呢?”小曼附在耳边轻声说。

“爹,我和小曼会成为最好的姐妹”。我转身施礼,坚定地对师傅说。

师傅用他消瘦的手将我挽起:“鸿宇,爹相信你,相信你一定会和小曼和睦相处,一起相携相伴。好了,都打起精神来,美好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师傅将桌子上的一个小匣子交给我:“鸿宇,这个你保存着,等以后没有我了,有难处了再打开”。

我感觉突然而差异:“爹,我不能要,我什么也不要,还是让小曼留着吧”。

“姐,爹说让你拿你就拿”,小曼推了一下我。

“拿着,你是姐姐,理应由你拿”,他拉开我的手,将匣子放在我手上。顷刻间,感觉压力好大,一切都沉甸甸的。

突然的角色转变,让感觉混沌而迷茫,仿如失忆的那两年一样,仿佛一切来的突然而不真实。

日子一天天过去,所有的时间却是在不停地构图和练习刀法中度过。

改革的春风席卷了整个中国,东阳也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世界,木雕行业正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此时,师傅的门店却日渐冷落,滞销的成品积压在库房,人员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以至于有几个好的雕刻师傅都离开了,这让师傅心急如焚。

“鸿宇,现在店里的情况不太好啊”,师傅在晚饭后把我叫到屋里。

“我们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点着一根烟。尽管他平时很少抽烟的,烟丝的刺激让他剧烈的咳嗽起来。

“爹,我一直在关注最近的报纸,很多商家都开始走企业管理的模式”。

“你说说看”,师傅熄掉烟,拉了把椅子:“坐下说,好好跟爹说说”。

“爹,你看,如今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全面铺开,各种商业大量兴起,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所以我们也要改革”。

“改革,怎么个改法?”

“你看,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留住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拿的工资高,人家就去哪里,您看是不?”

“是倒是,但问题是,销售上不去,就难以给大家发工资,更不要说是发高工资了”

“爹,您听我说,我前段时间没敢告诉您,怕您说我不务正业,不知道好好练构图,练刀法,我买了几本企业管理和销售的书,我老家做生意时,就看过这方面的知识,但那时我爹不听我的”。

“爹听,我听你的,你好好跟爹说说,只要能度过这个难关,你说怎么改就怎么改”。

得到了师傅的允许,我说起来就更大胆了:“现在,我认为当下我们要成立一个公司,如果想发展壮大,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是不行的,要成立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让这些店里的人员入股,大家都是企业的主人,风险和利益都是共担的,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产品的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另外,要成立一个销售团队,运营、宣传、销售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当下的商潮中有立足之地。”

“好!好啊,爹真是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个商业的好料子啊,”师傅非常高兴,尽管一切都是理论,但师傅还是肯定了我的想法,让我放手去干。

此时的我,像一个羽翼渐丰的鸟儿一样,站在高高的山顶勇敢地飞向蓝天,所有的细胞都振奋起来,想干点事的心情是如此的激动,。一切准备就绪,便马不停蹄拿着材料奔走于各个行政部门,从早上到黄昏,从夜晚到黎明。

公司终于成立了,在名字的问题上,虽多次与师傅和小曼沟通,但他们却坚定的认为我的名字大气,更适合做为公司的名字,虽然我罗列出很多,比如宏曼、曼宇,达林、达林是师傅的名字,还有很多没有我们几个名字里的字的,都被一一否决了。最后,“东阳鸿宇木雕有限公司”就此成立了。

公司成立那天,我请来了电视台做特别报道。

“东阳鸿宇木雕有限公司,一个打破传统经营模式的木雕业,让木雕从家庭作坊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轨道,木雕将作为东阳新的产业,会在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天的电视新闻在循环报道,这一度成为东阳经济的一个燃点。

新的经营模式,吸引了很多的木雕人的加入,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大家积极入股,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工雕刻的基础上大量的现代化雕刻器具不断更新、改进、增设,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加大。与此同时,销售团队积极扩充,宣传不断加强,一批批订单接踵而至。而后,南街新的展厅接二连三的增建,市政府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木雕正逐步成为东阳奋进的产业。

短短一年多时间,鸿宇木雕有限公司从“静逸轩”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了东阳首屈一指的产业,我也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满满的,沉沉的。

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雕刻班还在继续,小曼成了公司的业务经理,一批批的雕刻人在她的指点下走入雕刻的岗位,而我已不再精细的研究雕刻,把所有重心放在了销售和管理上。我一直坚信,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管理上不去,必定出问题,也必定走不远,就像当年我跟父亲说过的一样,靠感情去管理是永远行不通的,很多的家族企业都是因为管理不善才走向倒闭的。

好在师傅和小曼也都非常认可,这使得公司的发展顺利而迅猛。

只是,此时,师傅却病倒了。临近春节了,公司的业务还是很多,我和小曼都忙着公司的事,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师傅早早就睡下了,于是没有再喊他。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因为有一单生意要洽谈,没有吃早饭就出门了。到半路的时候,小曼给我打电话:“姐,你快回来吧,爹他生病了”我听见她在电话那头哭泣。

一种不详的预感袭来,急忙调转了车向回走。

等我来到时,铺面的门梁上已经挂上了白色的幡布。小曼撕心裂肺的哭声从堂里传来,大家跪在门外嘤嘤的哭泣。

我跪在师傅的床前,眼泪不自觉地流淌。

“宇,别哭了,快起来,咱们商量一下你爹的后事”。我跟随刘老伯去了旁边的厢房,尽管此刻大脑一片空白,但大家都在等待我的安排,大脑必须马上清醒起来。

老伯坐下来,几个师傅的朋友也闻讯赶来。

返回